[实用新型]智能电网下的电动汽车节能增效评价与监管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81343.7 | 申请日: | 2011-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902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1 |
发明(设计)人: | 赵彪;于庆广;王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北京华广元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H04B3/54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廖元秋 |
地址: | 10008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电网 电动汽车 节能 增效 评价 监管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系统自动化领域,涉及到评价与监管系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电网下的电动汽车节能增效评价与监管系统。
背景技术
当今世界各国都处在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的双重压力下,这促使各国必须改变现有的能源发展战略。中国在近几年也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发展思路。如此也给电力系统的发展以及供电服务质量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个背景下,国家电网公司提出了立足自主创新,加快建设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具有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特征的统一的坚强智能电网的发展目标。
交互式能动性是智能电网的主要特征和发展目标,它可以实现电网公司与用户之间的信息交互、需求交互。对于用户而言,可以作为分布式负荷和电源接入电网,参与电网的负荷控制和管理,并可将富余的电能用于电网调配和应急。对于电网而言,可以实时掌握电能需求,合理配置电能资源,引导用户的用电行为,提高投资效益,增强电网稳定性。当然,要实现这个目标,不仅仅是技术层面上的事,它还涉及到用户的节能增效意识,以及政府对用户节能增效行为的评价与监管问题。
目前中国现行的评价与监管主要集中在电气设备本身,仅以产品的安全运行、产品本身的节能降耗、环保优化和降低成本为重点,而对用户的节能增效行动监管方面还处于空白,仅仅以增强用户节能意识,靠用户的责任感、道德约束以及自律来实现民众的自觉节能,这往往会使节能增效的口号空泛、缺乏制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节能增效口号空泛、缺乏制约的问题,提出一种智能电网下的节能增效评价与监管系统,从而实现智能电网的最优化用电模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智能电网下的电动汽车节能增效评价与监管系统及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主要由智能电表、后台评价与监管控制系统、身份识别装置、双向智能控制装置,以及设置在物联网中的节能增效数据库所组成;该双向智能控制装置与智能电表通过电力线路连接,该后台评价与监管控制系统分别与智能电表、双向智能控制装置和身份识别装置通过通信线路进行连接,设置在物联网中的节能增效数据库经过物联网与后台评价与监管控制系统通过通信线路连接;智能电表通过电力线连接到智能电网上,后台评价与监管控制系统通过通信线路连接到物联网上,双向智能控制装置通过电力线连接到电动汽车的蓄电池上或电动汽车充电站的耗能设备上。
所述系统不仅对电动汽车用户的节能增效行为进行评价与监管,还对电动汽车充电站耗能设备的运行过程进行节能增效评价与监管。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提出建立智能电网下的节能增效数据库,并细化出反映电动汽车用户及电动汽车充电站等耗能设备节能增效行为的参数,为政府的节能增效评价与监管提供有价值的量化信息。
2)提出智能电网下的电动汽车节能增效监管与物联网相融合,系统对电动汽车用户及电动汽车充电站等耗能设备的节能增效行为进行统一的评价与监管。电动汽车用户可以合理的安排自己的节能增效行为,在获取自身最低用电成本的同时节约国家资源,监管部门可以根据耗能设备的节能增效状况,安排节能增效专项基金,促使企业进行节能增效改造和调整节能增效投入等。从而实现智能电网下的最大化节能增效以及最优化用电模式。
本实用新型对其他耗能产业的节能增效评价与监管等也适用,具有很大经济和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智能电网下的电动汽车节能增效评价与监管系统框图。
图2是节能增效评价与监管系统软件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以智能电网下的电动汽车产业为例,来详细叙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北京华广元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清华大学;北京华广元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8134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远距离无线控制车辆的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动设备全能效快速检测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