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携式电子装置的壳体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081171.3 | 申请日: | 2011-03-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843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1 |
| 发明(设计)人: | 杨奇学;蔡明璋;陈韦翰;叶日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达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1/16 | 分类号: | G06F1/16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喻学兵 |
| 地址: | 中国台湾桃园***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可携式 电子 装置 壳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的壳体设计。
背景技术
近年来可携式电脑(例如笔记型电脑)的市场占有率不断的攀升,有取代桌上型电脑的趋势。可携式电脑具有体积较小、耗电量较小及方便携带的优点(相较于桌上型电脑而言),因此符合许多现代人购买电脑的需求。
近年来,市场对于低价笔记型电脑的需求不断提升,为了让消费者买到价格低廉的笔记型电脑,不断的降低笔记型电脑的生产成本。对于生产庞大数量的笔记型电脑代工厂而言,对于生产成本更是分毫必较。降低生产成本不只在生产效率上提升,更要从设计端上开始着手。
这些成本上考量对于竞争激烈的笔记型电脑代工厂而言都是需要解决的议题,因此也需要创新改良来解决上述的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改良可携式电子装置的壳体,借以进一步降低可携式电子装置的生产成本。
依据上述本发明的目的,提出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的壳体,其包含一下壳体、一风扇的径向壳体以及一裸扇组件。风扇的径向壳体位于下壳体,且径向壳体与下壳体一体成型的设计。裸扇组件设置于径向壳体内。
依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径向壳体与下壳体是塑胶材料所制成。
依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径向壳体具有一径向开口。
依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下壳体具有多个散热通孔,且径向壳体的径向开口对准该些散热通孔。
依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径向壳体,除了径向开口的部分外,与下壳体之间具有一间隙。
依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径向壳体与下壳体之间具有多个连接件跨越间隙。
依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径向壳体与下壳体之间无间隙连接。
依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裸扇组件包含一风扇架、一马达以及一扇叶,马达固定于风扇架的中心区域上,扇叶连接于马达且受其驱动。
依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风扇架的边缘具有多个锁孔。
依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风扇架具有多个开孔位于其非中心区域,且该些个开孔位于扇叶的轴向。
依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扇叶是一种离心式扇叶。
由上述可知,应用本实用新型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的壳体,利用『风扇的径向壳体与下壳体一体成型的设计』,借以节省设计模具的费用,进而降低可携式电子装置生产成本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优点与实施例能更明显易懂,所附图式的说明如下:
图1是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的下壳体的内表面视图。
图2是绘示图1的下壳体的外表面视图。
图3是绘示图2的风扇装置与下壳体分离的状态图。
图4是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的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的下壳体的内表面视图。
图5是绘示图4的风扇装置与下壳体分离的状态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下壳体
100’:下壳体
102:径向壳体
102’:径向壳体
102a:径向开口
102b:连接件
102c:锁孔
102d:定位柱
103:间隙
104:裸扇组件
104’:裸扇组件
104a:风扇架
104b:马达
104c:扇叶
104d:锁孔
104e:开口
105:盖体
105a:散热通孔
106a:散热通孔
106b:散热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良可携式电子装置的壳体,利用可携式电子装置的下壳体与风扇外壳于生产时的整合,借以进一步降低可携式电子装置的生产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达电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达电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8117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