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高压直流换流阀的新型的水管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80945.0 | 申请日: | 2011-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093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12 |
发明(设计)人: | 查鲲鹏;周建辉;屈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2M1/00 | 分类号: | H02M1/00;H05K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1 | 代理人: | 徐国文 |
地址: | 10019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高压 直流 换流 新型 水管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电子中的水冷系统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应用于高压直流换流阀的新型的水管结构。
背景技术:
换流阀是直流输电工程的核心设备,其设计应用了电力电子技术、光控转换技术、高压技术、控制技术、均压技术、冷却技术和高压用绝缘材料的最新技术。其中水冷却系统是换流阀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将阀厅上各元器件的功耗发热量排放到阀厅外,保证可控硅运行正常结温在正常范围内。
传统的水冷却系统布置采用串联或并联方式。换流阀阀组件采用串联冷却方式,冷却水从进水管分多路进入晶闸管散热器、阻尼电阻和饱和电抗器,带走热量后汇集到出水管,串联管路中水的流动路程长,流量大,可以保证每个水冷元件都得到充分冷却。但出、入水口的温度差较大,尤其是最后冷却的元件处在较高温度工作,同时水冷系统因管道截面积过大导致较小的电阻。为改善冷却回路末端元件受热情况和提高水电阻,通常采用并联管路的布置,但同时带来水接头过多和流量过大等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于高压直流换流阀的新型的水管结构,将直流换流阀配水管路设计成并串联混合型布置方式,通过合理匹配热元件的流阻和热阻,在获得良好换热条件下,水系统的流动阻力增加不大,同时有较好的电绝缘特性,减少了水接头个数,降低了泄露的概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高压直流换流阀的新型的水管结构,所述水管结构包括进水口、饱和电抗器、晶阀管散热器、阻尼电阻和出水口,所述水管结构包括至少两个彼此独立的冷却支路并联组成。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高压直流换流阀的新型的水管结构技术方案中,所述冷却支路包括第一支路、第二支路和第三支路三个彼此独立的冷却支路并联组成,所述每个独立的冷却支路采用串联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优选的一种应用于高压直流换流阀的新型的水管结构技术方案中,所述三个彼此独立冷却支路共同使用一个进水口和出水口。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再一优选的一种应用于高压直流换流阀的新型的水管结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支路包括进水口、饱和电抗器、三个晶阀管散热器和出水口。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又一优选的一种应用于高压直流换流阀的新型的水管结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支路包括进水口、两个晶阀管散热器、三个阻尼电阻和出水口。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又一优选的一种应用于高压直流换流阀的新型的水管结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三支路包括进水口、两个晶阀管散热器、三个阻尼电阻和出水口。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又一优选的一种应用于高压直流换流阀的新型的水管结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支路包括进水口、饱和电抗器、三个晶阀管散热器和出水口,所述第二支路包括进水口、两个晶阀管散热器、三个阻尼电阻和出水口,所述第三支路包括进水口、两个晶阀管散热器、三个阻尼电阻和出水口。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得到的有益效果是:
1、每个受热元件可以均匀冷却,充分发挥水系统的冷却能力。
2、多条独立的支路,减少了水流流程,减少了流动阻力,可以降低泵功率。
3、多条独立的支路,可以采用较细的水管,提高了水路的电绝缘特性。
4、多条独立支路并联,减少了水接头个数,降低了接头的腐蚀和泄露的可能。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应用于高压直流换流阀的新型的水管结构示意图;
其中,1-进水口,2-饱和电抗器,3-晶阀管散热器,4-阻尼电阻,5-出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本例的实用新型一种液力冲击装置,包括进水口1、饱和电抗器2、晶阀管散热器3、阻尼电阻4和出水口5,水管结构包括至少两个彼此独立的冷却支路并联组成,本方案中冷却支路包括第一支路、第二支路和第三支路三个彼此独立的冷却支路并联组成,每个独立的冷却支路采用串联连接,三个彼此独立冷却支路共同使用一个进水口1和出水口5,第一支路包括进水口1、饱和电抗器2、三个晶阀管散热器3和出水口5,第二支路包括进水口1、两个晶阀管散热器3、三个阻尼电阻4和出水口5,第三支路包括进水口1、两个晶阀管散热器3、三个阻尼电阻4和出水口5。
设计时,首先根据传热和流体力学理论计算热元件的热负荷和流阻特性,进行元件的热流合理匹配,计算出总管路的水流量和截面积以及泵压头,然后确定水流道分支的数量,最后匹配分支管路的串联元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8094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视觉调节干预机以及视力训练方法
- 下一篇:富氧养生舱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2M 用于交流和交流之间、交流和直流之间、或直流和直流之间的转换以及用于与电源或类似的供电系统一起使用的设备;直流或交流输入功率至浪涌输出功率的转换;以及它们的控制或调节
H02M1-00 变换装置的零部件
H02M1-02 .专用于在静态变换器内的放电管产生栅极控制电压或引燃极控制电压的电路
H02M1-06 .非导电气体放电管或等效的半导体器件的专用电路,例如闸流管、晶闸管的专用电路
H02M1-08 .为静态变换器中的半导体器件产生控制电压的专用电路
H02M1-10 .具有能任意地用不同种类的电流向负载供电的变换装置的设备,例如用交流或直流
H02M1-12 .减少交流输入或输出谐波成分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