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引线接口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80942.7 | 申请日: | 2011-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265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25 |
发明(设计)人: | 周伟峰;薛建设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 | 分类号: | G02F1/13;H01R4/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0 | 代理人: | 蒋雅洁;王黎延 |
地址: | 10001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引线 接口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引线防腐蚀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引线接口结构。
背景技术
导电银胶是一种固化或干燥后具有一定导电性能的胶黏剂,它通常以树脂基体和导电填料(导电粒子)为主要组成成分,通过基体树脂的粘接作用把导电粒子结合在一起,形成导电通路,实现被粘材料的导电连接。其中,树脂基体,常用的一般有热固性胶黏剂,如环氧树脂、有机硅树脂、聚酰亚胺树脂、酚醛树脂、聚氨酯、丙烯酸树脂等胶黏剂体系,这些胶黏剂在固化后形成了导电银胶的分子骨架结构,提供了力学性能和粘接性能保障,并使导电填料形成通道,由于环氧树脂可以在室温或低于150℃固化,并且具有丰富的配方可设计性能,目前环氧树脂导电银胶占主导地位。
导电银胶要求导电粒子本身要有良好的导电性能,粒径要在合适的范围内,能够添加到导电银胶的树脂基体中形成导电通路,导电填料可以是金、银、铜、铝、锌、铁、镍的粉末和石墨及一些导电化合物。
而近几年来,飞速发展的平板显示技术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并且,液晶显示面板(LCD)各方面的性能已经达到了传统阴极射线管(Cathode Ray Tube,CRT)显示面板的水平。
其中,液晶显示面板和为液晶显示面板提供驱动的电路板,如柔性电路板通常通过导电银胶连接,由于显示器的使用环境多种多样,在很多使用或运输过程中显示器容易受潮,由此会导致引线接口部分发生电化学反应,使得成分通常为纯铝或铝合金的引线发生腐蚀,进而造成接触不良,影响显示器等产品的使用,现有技术中引线接口结构部分的横截面的示意可具体参考图1。其中,组成引线接口的金属材料通常为铝(Al)或铝合金,因此,当引线接口部分受潮,发生腐蚀时,发生的阳极电化学反应为:Al→Al3++3e-。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引线接口结构,实现了引线的防腐蚀的目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引线接口结构,包括部件一、部件二、通过部件一的引线接口和部件二的引线接口将部件一和部件二电连接的导电银胶;所述引线接口结构还包括:牺牲阳极,位于部件一的引线接口和部件二的引线接口之间,与所述导电银胶连接,且所述牺牲阳极的电极电位大于所述引线接口金属材料的电极电位。
进一步地,所述部件一为基板时,部件一的引线接口贴附于所述基板上;和/或,部件二为电路板时,部件二的引线接口贴附于所述电路板上。
其中,所述牺牲阳极为层状薄膜,贴附于所述部件一的引线接口和/或部件二的引线接口上,且所述牺牲阳极与所述导电银胶连接。
其中,所述牺牲阳极为具有镂空图案的薄膜,贴附于所述部件一的引线接口和/或部件二的引线接口上,且所述牺牲阳极与所述导电银胶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引线接口结构还包括:导电薄膜,贴附于所述基板的引线接口之上、且与导电银胶接触连接;相应地,所述牺牲阳极贴附于所述电路板的引线接口之上。
其中,所述导电薄膜为铟锡氧化物ITO薄膜或铟锌氧化物IZO薄膜。
进一步地,所述牺牲阳极结构为颗粒状,分散于导电银胶中。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引线接口处添加电极电位大于引线接口金属材料的电极电位的牺牲阳极,当显示器等产品在使用或运输过程中受潮时,比引线接口材料电极电位高的牺牲阳极首先发生氧化,保护了引线接口,实现了引线接口防腐蚀的目的,提高了显示器等产品的存贮和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引线接口结构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引线接口结构的实施例一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引线接口结构的实施例二的横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思想为:引线接口结构包括部件一、部件二、通过部件一的引线接口和部件二的引线接口将部件一和部件二电连接的导电银胶;所述引线接口结构还包括:牺牲阳极,位于部件一的引线接口和部件二的引线接口之间,与所述导电银胶连接,且所述牺牲阳极的电极电位大于所述引线接口金属材料的电极电位。利用电化学原理,当显示器等产品在使用或运输过程中受潮时,比引线接口材料电极电位高的牺牲阳极首先发生氧化,保护了引线接口不被腐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8094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太阳能集热器板组合框架装配用机构
- 下一篇:一种蝶阀胶圈安装专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