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键盘的发光电路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080619.X | 申请日: | 2011-03-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252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2 |
| 发明(设计)人: | 蔡火炉 | 申请(专利权)人: | 精元电脑(江苏)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3/02 | 分类号: | G06F3/02;H05B37/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信立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5 | 代理人: | 黄威;廉振保 |
| 地址: | 215211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键盘 发光 电路 | ||
1.一种键盘的发光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发光二极管LED电路板,所述发光二极管LED电路板组设有多组发光二极管LED显示区块,于每组所述发光二极管LED显示区块内连接有电性相同的多个发光二极管LED,于各所述发光二极管LED显示区块一端分别延伸连接有一阳极线路,并于各所述发光二极管LED显示区块另一端分别延伸连接有一阴极线路,于各所述发光二极管LED侧缘分别穿设有对应圆孔,且各所述发光二极管LED对应设置于一按键的下方位置;
一橡胶垫板,其设置在所述发光二极管LED电路板下方,于所述橡胶垫板上设有多个弹性件,各所述弹性件相对应穿设于所述发光二极管LED电路板上对应的圆孔,且各所述弹性件对应设置于各所述按键的下方位置;
一薄膜电路板,其设置在所述橡胶垫板下方,于其对应各所述弹性件位置分别具有一按键导通电路;
所述按键大致以矩阵排列方式设置在所述发光二极管LED电路板上方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键盘的发光电路,其特征在于,各所述阳极线路相互短路形成一共阳极线路,其通过一电源模块分别提供及控制各所述阴极线路的电力导通控制各所述发光二极管LED显示区块内的发光二极管。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键盘发光电路,其特征在于,各所述阴极线路相互短路形成一共阴极线路,其通过由一电源模块分别提供及控制各所述阳极线路的电力导通控制各所述发光二极管LED显示区块内的发光二极管。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键盘的发光电路,其特征在于,各所述阳极线路是相互独立的线路而各所述阴极线路是相互独立的线路,其通过由一电源模块分别提供及控制各所述发光二极管LED显示区块的阳极线路及阴极线路两端的电力导通控制各所述发光二极管LED显示区块内的发光二极管。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键盘的发光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一底板及一间隔板,且所述间隔板相对应各所述按键处具有两个第一枢接部及两个第一嵌接部,使其得以组装相对应的各所述按键;至于,各所述按键是由一按键板及一架桥所构成,所述架桥设置在所述发光二极管LED电路板上方,且所述架桥的一侧的上部和下部,分别具有两个滑轴及一承接部,该架桥的另一侧的上部和下部,分别具有一枢轴及一导滑部,且所述架桥的中心部位具有一穿孔,所述按键板设置在所述架桥上方,且所述按键板邻近所述架桥的一侧面具有两个第二枢接部、两个第二嵌接部及一支柱,所述第二枢接部与所述第二嵌接部分别地相对应所述第一枢接部与所述第一嵌接部位置而设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键盘的发光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电路板针对各所述按键的矩阵位置与功能而相对应传输不同的讯号,且在其中之一的所述按键下,所述薄膜电路板相对应所述间隔板的所述第一枢接部及所述第一嵌接部的位置,分别地设置有一贯孔,以供相对应的各所述第一枢接部及各所述第一嵌接部穿经。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键盘发光电路,其特征在于,于所述橡胶垫板上的各所述弹性件分别对应触动所述薄膜电路板上的各所述按键导通电路;而在其中之一的所述按键下,所述橡胶垫板相对应所述间隔板的所述第一枢接部及所述第一嵌接部的位置,以及相对应所述薄膜电路板的所述贯孔的位置,设置有相对应的透孔,以供相对应的所述第一枢接部及所述第一嵌接部穿经,于所述弹性件内具有一按压柱,使其得以对应触动所述薄膜电路板上的按键导通电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键盘的发光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架桥的所述滑轴及所述承接部分别地可转动地嵌接在所述第二嵌接部及所述第一嵌接部,而所述架桥的所述枢轴及所述导滑部分别地可转动地枢接在所述第二枢接部及所述第一枢接部,且所述按键板的所述支柱在穿经所述架桥穿孔而抵止于所述橡胶垫板的所述弹性件顶部。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键盘的发光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二极管LED电路板相对应所述间隔板的第一枢接部及第一嵌接部位置,以及相对应所述橡胶垫板及薄膜电路板的贯孔位置,设置有相对应的透孔,以供所述间隔板相对应的第一枢接部及第一嵌接部穿设组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精元电脑(江苏)有限公司,未经精元电脑(江苏)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80619.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USB1.1接口低频RFID读写装置
- 下一篇:一种硬盘托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