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六面顶压机回程单泵控制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080615.1 | 申请日: | 2011-03-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823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1 |
| 发明(设计)人: | 魏书彪;焦黎伟;李长山;高申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人造金刚石及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5B11/028 | 分类号: | F15B11/028;B01J3/06 |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田小伍 |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六面顶压机 回程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人造金刚石六面顶压机的液压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六面顶压机回程单泵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人造金刚石六面顶压机的液压系统回程包括一次卸压和快速回程两步:一次卸压时,液控泵工作,其工作压力为8MPa,液压油通过电磁换向阀流回油箱实现卸压;快速回程时,供油泵工作,其工作压力为8MPa,液压油通过电磁换向阀进入六个工作缸的前腔推动活塞,后腔液压油通过超高压液控单向阀同时打开,使液压油回到油箱实现回程。上述液压系统回程需要液控泵和供油泵两台泵工作,系统设计复杂,投入成本大,故障点多,设备维修率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投入成本低和故障率低的六面顶压机回程单泵控制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六面顶压机回程单泵控制系统,包括工作缸和供油泵,供油泵出油管路分为两路,一路通过连接两位四通电磁换向阀、两位两通电磁换向阀与工作缸后腔相连,另一路连接三位四通换向电磁阀,三位四通换向电磁阀分两个通路,第一通路与工作缸前腔相连,第二通路通过超高压液控单向阀与工作缸后腔相连,超高压液控单向阀低口与第一通路相连。
所述供油泵出油管路上设有单向阀。
所述供油泵出油管路的分支油路上设有溢流阀、节流阀,节流阀后串接有压力表。
所述两位两通电磁换向阀上接有调压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基于六面顶压机一次卸压和快速回程压力相同(均为8MPa),直接减去液控泵,由供油泵出油管路分为两路,一路通过连接两位四通电磁换向阀、两位两通电磁换向阀与工作缸后腔相连,另一路连接三位四通换向电磁阀,三位四通换向电磁阀分两个通路,第一通路与工作缸前腔相连,第二通路通过超高压液控单向阀与工作缸后腔相连,超高压液控单向阀低口与第一通路相连,一台供油泵完成液控泵与供油泵两台泵的工作,结构简单,投入成本低,减少了故障点,故障率和设备维修率大大降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六面顶压机回程单泵控制系统,其包括工作缸1、2、3、4、5、6和供油泵7,供油泵7的出油管路上设置单向阀8后分为两路,一路通过连接两位四通电磁换向阀10、两位两通电磁换向阀12与并联的工作缸1、2、3、4、5、6的后腔相连,两位两通电磁换向阀12上接有调压阀11,以产生背压,增加阻力,使工作缸平稳运行;供油泵7出油管路的另一路连接三位四通换向电磁阀14,三位四通换向电磁阀14分两个通路,第一通路与并联的工作缸1、2、3、4、5、6的前腔相连,第二通路通过超高压液控单向阀13与并联的工作缸1、2、3、4、5、6的后腔相连,超高压液控单向阀13的低口与第一通路相连。
供油泵7出油管路的分支油路上设有溢流阀9、节流阀16,节流阀16后串接有压力表15,以达到保护油路的目的。
供油泵7由电机D1控制供油;三位四通换向电磁阀14通过电磁阀1ct与电磁阀2ct实现油路换向,两位四通电磁换向阀10通过电磁阀3ct实现油路换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人造金刚石及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经郑州人造金刚石及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8061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路换向阀与液压油缸参数动态匹配控制装置
- 下一篇:柜式空调室内机及其蜗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