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层电梯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080376.X | 申请日: | 2011-03-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795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 发明(设计)人: | 胡秀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秀南 |
| 主分类号: | B66B9/00 | 分类号: | B66B9/00;B66B11/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30022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多层 电梯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适用高层建筑的一轿多厢电梯,各厢垂直连接呈多层。
背景技术
现代城市里高楼林立,在每一栋高楼里都有一部、几部甚至几十部电梯,担负着人员、物资的运输重任,犹于垂直运行的巴士,往返穿梭。电梯作为现代建筑里不可或缺的配套设施,却让建筑设计者们为它伤透脑筋。一方面需要足够的电梯数量来满足顺畅运输,一方面电梯作为公用设施是无法直接得到投资回报的,过多的电梯数量会产生较大的公摊面积而无法满足建筑使用面积最大化。所以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建筑由于电梯数量不足,造成电梯拥挤,住户抱怨。
现有的电梯从运行模式上分为2种,一种是单轿往返式,一种为多轿循环式,但都是一轿一厢。由于控制系统过于复杂以及由此带来的不稳定性等原因,多轿循环式电梯并没有得到广泛应用。我们目前所用的大多是普通单轿厢往返电梯,这种电梯控制简单,安全系数高,但是只能通过在建筑设计阶段通过增减电梯数量来满足运力。在一些高层写字楼,往往都配有十几部电梯,但是在上下班的高峰期仍不能满足需求。
发明内容
要在建筑商和住户的需求之间去寻求平衡,也就是要在单位面积上实现电梯运载效率的最大化。此应用是在现有单轿厢电梯基础上,通过增加轿厢数量(适用于已建成建筑)或应用多层轿厢(适用于新建建筑),使多个轿厢在垂直方向连接呈多层,各轿厢连成整体运动但是独立控制运行和限重,可跨层停靠实现各层同时上下乘客、物资以及车辆。其连接方式可以为永久固定连接,也可以采用可拆分式连接,以便根据实时运载需求进行拆分,通过增减轿厢数量在保证运力供给的前提下实现节省能耗。各轿厢在相邻楼层可以同时上下客,从而实现在不新增电梯间数量且不增加电梯间占用面积的前提下,通过增加班次运载量、减少停靠次数和节省上下客时间来达到提高运载效率的目的。其效果相当于把单车厢的巴士变为多车厢列车,不仅运载量成倍增加,且可以实现相邻多个站台同时上下客以实现减少停靠次数,这样即使是相同运行速度,其运输效率提升也是显而易见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单位面积上实现电梯运输效率呈倍数提高,且所用轿厢层数越多,效率提高越明显。可应用于客、货运输或立体车库的车辆运输。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轿厢连接方式示意图
图1左侧为电梯间,右侧为等候电梯区
A、B为该双层轿厢的上下两层
轿厢A和B的高度相同,且与楼层高度匹配
即:hA=hB=h
Fn表示建筑的第n层
P表示乘客passenger
Pn表示去往第n层的乘客
图2:电梯停靠F1候梯区的情形
去往双层的乘客(P2、P4、P6)进入A厢
B轿厢处于F1地面以下位置
去往单层乘客继续候梯
图3:电梯跨层停靠F1和F2楼的情形
A厢停靠F2
达到F2的乘客P2下电梯
B厢停靠F1
去往单层的乘客(P3、P5、P7)进入B厢
图4是上行跨层停靠示意图。
图4:电梯跨层停靠F3和F4的情形
A厢停靠F4
到达F4的乘客P4下电梯
B厢停靠F3
达到F3的乘客P3下电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以以双层客梯为例说明实施方式
1.轿厢连接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秀南,未经胡秀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8037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混凝土搅拌运输车
- 下一篇:大体积水样采样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