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推料离心机的新型物料传输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1120080373.6 | 申请日: | 2011-03-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370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16 |
| 发明(设计)人: | 王鑫;梅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4B11/06 | 分类号: | B04B11/06 |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谭新民 |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离心机 新型 物料 传输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传输机构,具体是一种用于推料离心机的新型物料传输装置。
背景技术
推料离心机主要用于晶体或纤维状悬浮液的连续脱水和洗涤,通过推料离心机可轻易的分离铵盐、钾盐、钠盐、三聚酰胺、聚苯乙烯等等。现今推料离心机分离的物料从推料离心机的固体收集槽的排料口排出后,物料位于推料离心机的附近,对物料的运输主要通过小车进行运送,不仅需要将物料铲入小车,而且还需要人工负责运送,这浪费了大量的人工劳动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便于物料输送、节省人工劳动力的一种用于推料离心机的新型物料传输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用于推料离心机的新型物料传输装置,包括螺旋输送机、传输机、以及支承离心机的支承台,所述支承台包括支承平台,以及支撑支承平台的立柱,所述离心机固定在支承平台的上端面,所述传输机位于支承平台下端面,传输机的物料输出端位于螺旋输送机的物料接收装置的开口上方;所述离心机设有排料口,该排料口连接有穿过支承平台的漏料管,且漏料管的一端与排料口连接,另一端位于传输带的上方。
所述传输机设有传输带,所述螺旋输送机设有接料斗,所述接料斗构成螺旋输送机的物料接收装置,接料斗的开口位于传输带传输方向的传输带端头位置下方且正对传输带的端头,传输带传输方向的传输带端头位置构成传输机的物料输出端。所述的螺旋输送机包括钢筒、电机、以及设置在钢筒内的螺旋浆叶,所述螺旋浆叶的一端与电机的传动轴连接。
所述支承台的支承平台和立柱均为钢筋混凝土构成。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包括漏料管、传输机、以及螺旋输送机,漏料管的一端与离心机的排料口连接,从离心机排出的物料经过漏料管到传输机,由传输机传输到螺旋输送机,再由螺旋输送机输送到相应的设备中,本实用新型采用机械化输送,操作便捷,节省人工劳动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所对应的附图标记为:1、离心机,11、排料口,2、传输机,21、传输带,22、传输机固定架,3、螺旋输送机,31、接料斗,32、钢筒,33、钢筒支撑架,4、支承台,41、支承平台,42、立柱,5、漏料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由传输机2、螺旋输送机3、支承台4、以及漏料管5组成,其中,支承台4包括支承平台41,以及支撑支承平台41的立柱42,支承平台41的上端面固定有离心机1,离心机1设有排料口11,而漏料管5穿过支承平台41并与排料口11连接。传输机2位于支承平台41的下端面,传输机2包括传输带21,以及支撑整个传输机2的机械装置的传输机固定架22,传输带21传输方向的传输带21端头位置构成传输机2的物料输出端,传输机2的制动通过电机制动,漏料管5一端位于传输带21的上方,且漏料管5的下端开口正对传输带21,另一端与排料口11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螺旋输送机3包括接料斗31、钢筒32、电机、以及设置在钢筒32内的螺旋浆叶,接料斗31的容槽与钢筒32内部的容置空腔接通,接料斗31构成螺旋输送机3的物料接收装置,且接料斗31的开口位于传输带21传输方向的传输带21端头位置下方且正对传输带21的端头,从而使传输带21输出的物料直接落入接料斗31中。螺旋浆叶的一端与电机的传动轴连接,故螺旋浆叶的制动由电机来完成。螺旋输送机3输出的物料可能需要存放在一个较高的位置,本实用新型螺旋输送机3的钢筒32可由一个钢筒支撑架33来支撑,这就使得螺旋输送机3的出料端高于其入料端。
本实用新型支承台4的支承平台41和立柱42均为钢筋混凝土构成,这不仅能节约支承台4的制造成本,而且结构稳定。本实用新型与物料接触的零部件均采用耐腐性好的超低碳含高钼不锈钢材料制成,这能延长本实用新型的寿命。
当本实用新型用于物料输送时,从离心机1排出的物料经过漏料管5落入传输机2的传输带21,随着传输带21的移动,物料落入螺旋输送机3的接料斗31,螺旋输送机3的电机制动螺旋浆叶,螺旋浆叶的旋转使物料输入到相应的储存装置。
如上所述,则能很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8037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文件夹固定结构
- 下一篇:带冲洗上翘三角形喉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