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炉后散热治具无效
| 申请号: | 201120080339.9 | 申请日: | 2011-03-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352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9 |
| 发明(设计)人: | 徐道古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容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5K13/00 | 分类号: | H05K13/00;B25B11/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 地址: |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散热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散热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SMT生产线的散热治具。
背景技术
SMT是表面组装技术(表面贴装技术)(Surface Mounted Technology),是目前电子组装行业里最流行的一种技术和工艺。SMT生产线上通常会应用到回流焊将电子元件焊接到各种板卡上;焊接后的下一道工序是通过光学自动检测仪或者检测人员目测对焊接好的工件进行检测。为了提高生产效率,通常两道工序之间的距离非常短,这就使得刚经过回流焊焊接导致温度非常高的工件,没有经过充分冷却就被直接送到光学自动检测仪或检测人员处。温度较高的工件会损伤光学自动检测仪的精密部件,而且对温度较高的工件进行检测会影响自动检测结果,导致检测偏差。温度较高的工件也不利于检测人员操作,容易造成手部烫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案,提供了一种结构简易、成本低,轻型、便于移动的炉后散热治具。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炉后散热治具,其包括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两个竖直的支架腿,两个所述支架腿之间枢轴连接方形的风扇安装板,所述风扇安装板中间设置有至少一个圆形的贯通的风扇安装孔,所述风扇安装孔内设置有风扇。
优选的,所述支架腿为倒T字形。
优选的,所述支架腿是由塑料或铝材等轻型材料制成的。
优选的,所述支架腿底部安装有滚轮。
优选的,所述风扇安装板在沿其长度方向上等距设置有四个所述风扇安装孔,所述风扇安装孔内均设置有所述风扇。
优选的,至少有一个所述支架腿内侧中部设置有突出的限位块。
本实用新型的炉后散热治具包括一个轻型的可移动的支架,支架上设置有散热风扇,风扇出风的方向还可以调整。本实用新型的炉后散热治具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炉后散热治具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炉后散热治具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炉后散热治具包括支架腿10,风扇安装板12,风扇安装孔14,风扇16,滚轮18,限位块20。
本实用新型的炉后散热治具所采用的方案是:将方形的风扇安装板12枢轴安装在两个倒T字形的支架腿10的顶部。沿风扇安装板12长度方向设置有4个风扇安装孔14,风扇安装孔14是相互之间等距的贯通的圆孔。散热用的风扇16安装在风扇安装孔14内。支架腿10的下部安装有2个滚轮18,便于支架移动。风扇安装板12可以左右旋转,用于调整风扇出风的方向;其中,左侧支架腿10的内侧中部还设置有突出的限位块20,用于限制风扇安装板12的转动角度,确保风扇安装板12在工作状态时,倾斜角度在30~60度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炉后散热治具在使用时,将其放置在工件输送轨道22的上方,两个支架腿10分别跨在工件输送轨道22两侧,风扇安装板12的长度方向与工件输送轨道22相垂直,风扇16斜向下方向工件输送轨道22送风,对其上输送的工件进行降温。
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其中的一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容电子(昆山)有限公司,未经华容电子(昆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8033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蓄热式全纤维台车炉
- 下一篇:带有背板限位装置的冰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