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腹腔放液器无效
| 申请号: | 201120080257.4 | 申请日: | 2011-03-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968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05 |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荃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志荃 |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62700 山东省寿光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腹腔 放液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具,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腹腔放液器。
背景技术
对于一些腹腔积液的患者需要适量的放出腹内的积液,以减轻患者腹腔内的压力,缓解腹水引起的腹胀、胸闷、气急,呼吸困难等症状,减少静脉回流阻力,改善血液循环。
目前,临床上是采用腹腔穿刺放液给患者放腹水的。使用的主要器具为穿刺针、引流橡皮管和接液容器,局部浸润麻醉后,将穿刺针穿刺进入腹膜腔,通过引流橡皮管将腹腔内积液引流至接液容器内。由于穿刺针头坚硬锐利,局部刺激大,针尖易刺着腹内的脏器,存有安全隐患,另外,引流橡皮管不能控制放液速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安全可靠,能控制放液速度且可一次性完成腹腔放液操作,减轻病人痛苦,避免腹腔感染的腹腔放液器。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腹腔放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腹腔放液器包括套管针、圆锥形接头、透明软管和引流袋,套管针的尾端通过圆锥形接头与透明软管连接,透明软管的末端连接引流袋;透明软管上设有流量控制阀;引流袋的底部设有放液帽;引流袋上标有容量刻度。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本实用新型可以一次性完成给患者进行腹腔放液的操作,先将带有硬质针芯的套管针穿刺进入患者腹膜腔内,然后拔出硬质针芯,仅留下套管在腹膜腔内,可减少局部刺激,避免腹部组织受损伤,套管随时可容易地在腹腔内变换引流方向使引流更通畅;流量控制阀可控制放液速度,避免因腹腔压力大引起放液速度过快,减轻了病人的痛苦;透明软管与引流袋连贯性设计避免了腹腔受感染,安全可靠。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套管针;2-圆锥形接头;3-透明软管;4-流量控制阀;5-引流袋;6-放液帽。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一种腹腔放液器,如附图所示,包括套管针1、圆锥形接头2、透明软管3和引流袋5。套管针1的尾端通过圆锥形接头2与透明软管3连接,透明软管3的末端连接引流袋5。透明软管3上设有流量控制阀4。引流袋5的底部设有放液帽6。引流袋5上标有容量刻度。
给患者进行腹腔放液时,局麻后,先将带有硬质针芯的套管针1穿刺进入患者腹腔内。套管针1进入患者腹腔后,用胶带固定一下针座,防止滑脱,拔出硬质针芯。通过圆锥形接头2将套管针1和连接有引流袋5的透明软管3连在一起。套管针1可以减少对局部的刺激,当引流不畅时亦可较容易地在腹腔内变换方向。流量控制阀4可以控制放液的开始、停止和放液速度。引流袋5上的容量刻度有助于医护人员直观地观察放液量。引流袋5满后,打开放液帽6,就可以将袋内的腹液放出。放液完成后,拔出套管针1,覆盖无菌纱布,稍用力压迫穿刺部位片刻,用胶布固定。大量放液后,束以腹带以防腹压骤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志荃,未经李志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8025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次性体外循环配套血管路
- 下一篇:一种防电脑辐射面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