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速电脑刺绣机送布机构的减速器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79145.7 | 申请日: | 2011-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729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14 |
发明(设计)人: | 满运超;顾翔;刘立;岳燕燕;王文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兵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5C9/20 | 分类号: | D05C9/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凯特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0 | 代理人: | 郑立明;赵镇勇 |
地址: | 10007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速 电脑刺绣 机送布 机构 减速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脑刺绣机,尤其涉及一种高速电脑刺绣机送布机构的减速器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中低速电脑刺绣机送布机构的电机均采用步进电机,而步进电机的输出转速能满足该类档次刺绣机的要求,因此当刺绣机型号发生变化时,只需选择适当类型的步进电机即可;
如果在高速电脑刺绣机上送布机构也采用步进电机,让其在高转速下工作,由于步进电机自身的性能所限:启动时响应速度慢、急停时易出现过冲现象,且在低速时易出现低频振动现象,这些均可能造成绣品丢针或超针从而影响绣品质量。
因此,现有技术中,高速电脑刺绣机上送布机构的电机均采用伺服电机,但因伺服电机转速相对步进电机而言转速较高,需通过减速装置进行减速。
上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缺点:
产品通用性较差,难以适应产品系列化和灵活适应不同安装环境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用性好、能适应产品系列化和灵活适应不同安装环境的高速电脑刺绣机送布机构的减速器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高速电脑刺绣机送布机构的减速器装置,包括安装在箱体上的伺服电机、主动轴和从动轴,所述箱体的侧壁上对应所述从动轴两端的部位设有对应的通孔,所述从动轴的两端或任意一端从所述通孔中伸出作为动力输出端。
由上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速电脑刺绣机送布机构的减速器装置,由于箱体的侧壁上对应从动轴两端的部位设有对应的通孔,从动轴的两端或任意一端从通孔中伸出作为动力输出端,可根据双伸轴、单伸轴、不同轴径等各类情形实时变换,最大程度地满足产品差异化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高速电脑刺绣机送布机构的减速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向示意图;
图3为图1的B-B向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带轮 2-轴套 3-挡圈 4-轴承 5-轴
6-轴挡 7-同步带 8-带轮 9-轴承 10-轴
11-箱体 12-轴套 13-安装板 14-伺服电机 15-螺钉
16-盖板 17-螺母 18-偏心轴 19-张紧轮 20-挡圈
21-轴承 22-卡箍 23-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高速电脑刺绣机送布机构的减速器装置,其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是:
包括安装在箱体上的伺服电机、主动轴和从动轴,所述箱体的侧壁上对应所述从动轴两端的部位设有对应的通孔,所述从动轴的两端或任意一端从所述通孔中伸出作为动力输出端。
所述主动轴与从动轴之间通过带轮和同步带连接,所述箱体上对应所述同步带的位置装有张紧机构。
所述张紧机构包括安装在所述箱体上的张紧轴,所述张紧轴上装有偏心轴,所述偏心轴上装有张紧轮,所述张紧轮靠在所述同步带上。
所述伺服电机的轴通过轴套与所述主动轴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高速电脑刺绣机送布机构的减速装置的具体实施例,针对双伸轴、单伸轴的情况,将箱体对应位置设计成通孔;针对不同轴径的情况,设计多种满足不同轴径要求的轴套;针对同步带张紧应便利的情况,需考虑到减速器装置所处的不同位置而在对应方位设计安装张紧机构的孔。可根据双伸轴、单伸轴、不同轴径等各类情形实时变换的问题,并且满足同步带张紧便利的要求。针对高速电脑刺绣机多系列产品,在保证减速器装置主体结构不变的前提下,只需更换个别零件或变换零件安装位置,即可最大程度地满足产品差异化的要求。
具体实施例:
如图1、图2、图3所示:
主要由三部分系统构成:伺服电机14通过安装板13固定于箱体11上构成驱动系统;带轮1、带轮8、同步带7等主要零件构成减速系统;张紧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兵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兵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7914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