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小麦粉碎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079078.9 | 申请日: | 2011-03-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873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8 |
| 发明(设计)人: | 赵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牧羊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2C13/13 | 分类号: | B02C13/13;B02C13/284 |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 地址: | 225127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麦 粉碎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粮食加工机械,具体涉及一种饲料用小麦的粉碎机。
背景技术
玉米是生产畜禽饲料的主要原料之一,近年来,由于多行业的大量消耗,使玉米价格不断上升,这就使得生产畜禽饲料的成本在逐渐增加。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发展,本国小麦的产量在不断增加,同时,境外小麦的大量涌入,使得小麦的价格在不断降低,此外,在饲料中添加植酸酶,使得小麦用于畜禽养殖成为可能。
在实际生产中发现,由于小麦的特性不同与玉米,其粉碎难度较大,相同产量时,其粉碎成本高于玉米,若进一步增大小麦粉碎设备和功率以提高小麦粉碎产量,则因玉米涨价而改换小麦所降低的成本,甚至不足以平衡粉碎小麦所增加的能耗成本。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小麦粉碎机,以实现提高小麦粉碎产量的同时,降低小麦粉碎能耗。
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小麦粉碎机,包括粉碎室和主轴,所述的粉碎室由筛板包络构成;在所述的主轴上设有锤架板,在锤架板上设有锤片;在粉碎室内设有与锤片相互配合使用的剪切槽和搓磨板。
研究认为,小麦是被子植物,果实由果皮包裹果肉构成。小麦的果皮致密而光滑,对小麦果肉包裹紧密,使小麦果实不易破碎。通过对小麦进行粉碎研究和实践,得出小麦具有脆性、韧性和黏性为主的多重粉碎特性。本实用新型的小麦粉碎机,是针对小麦所具有的特性而创造的,在粉碎室内设置搓磨破皮装置、剪切碎皮装置和撞击破碎装置,先利用搓磨破皮装置破裂小麦果皮,再利用剪切碎皮装置和撞击破碎装置进一步破裂小麦果皮、暴露果肉、同时破碎小麦。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小麦粉碎机,与现有的锤片式粉碎机相比,其优点主要包括: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在相同功率,相同筛孔的条件下,使粉碎小麦的产量提高了约30%,粉碎小麦的能耗降低了约30%,产生了意料不到的技术效果。同时,本实用新型的小麦粉碎机也可以适用于其他具有相同特性的粮食粉碎,应用面广,具有很好的经济前景,能够产生较好的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小麦粉碎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搓磨破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剪切碎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撞击破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解释
如图1所示,小麦粉碎机包括粉碎室1和主轴6。粉碎室1由筛板2包络构成,在粉碎室1内设有搓磨破皮装置、剪切碎皮装置和撞击破碎装置。在主轴6上设有锤架板5,在锤架板5上设有锤片8。工作时,小麦A从入口进入粉碎室1,主轴6由外设电机驱动,带动锤架板5上的锤片8一起高速旋转,粉碎小麦。
如图2所示,搓磨破皮装置包括设在筛板2上的搓磨板4,搓磨板4与锤片8相互配合使用,在搓磨板4的表面上设有若干凸楞,类似“搓衣板”。在主轴6的高速旋转下,带动锤片8不断击打小麦颗粒9,使小麦颗粒9在搓磨板4不断地进行无规则磋磨运动,从而不断生产出破皮小麦。同时,高速旋转搓磨的过程可以削弱小麦韧性、黏性副作用对小麦粉碎的不利影响。
如图3所示,剪切碎皮装置包括设在筛板2上的剪切槽3,剪切槽3与锤片8相互配合使用。在主轴6的高速旋转下,带动锤片8不断击打小麦颗粒9,使小麦颗粒9在剪切槽3中不断地进行剪切,把小麦切碎。同时高速剪切工艺可以削弱小麦韧性、黏性副作用对小麦粉碎的不利影响。
如图4所示,撞击破碎装置包括设在锤架板5上的锤片8,锤片8通过销轴7活动连接在锤架板5上。在主轴6的高速旋转下,带动锤片8不断击打小麦颗粒9和破皮小麦,把小麦切碎。
在相同功率,相同筛孔的条件下,经试验,本实用新型小麦粉碎机比锤片式粉碎机,使粉碎小麦的产量提高了约30%,粉碎小麦的能耗降低了约30%。同时,小麦粉碎机也可以适用于其他具有相同特性的粮食粉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牧羊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牧羊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7907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