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解绳玩具无效
| 申请号: | 201120078125.8 | 申请日: | 2011-03-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496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31 |
| 发明(设计)人: | 殷茜 | 申请(专利权)人: | 殷茜 |
| 主分类号: | A63F9/08 | 分类号: | A63F9/08 |
| 代理公司: |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4 | 代理人: | 王晓峰 |
| 地址: | 315100 浙江省宁波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玩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玩具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解绳玩具。
背景技术
智力玩具主要分为拼装玩具和解绳玩具,其中的解绳玩具大多具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手脑子并用,特别能培养儿童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同时也适合成人消磨闲暇时光,因此深受消费者的喜欢。目前市场上的解绳玩具种类不多,且多数的解绳玩具已经存在相当长的时间,结构玩法已经被众人熟知。因此,有新意的解绳玩具面世,将可能成为人们对解绳玩具的新需求。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状况,为了丰富解绳玩具的种类,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提供了一种结构新颖,可玩性强的解绳玩具。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解绳玩具,由底座、左立柱、左环一、左环二、左环三、右立柱、右环一、右环二、右环三和四组绳子构成;左立柱和右立柱纵向平行的固定在底座上,左立柱和右立柱上分别设有左通孔和右通孔;左环一、左环二和左环三由上至下套在左立柱上,右环一、右环二、右环三由上至下套在右立柱上;四组绳子均是各自两端封闭相连;右环二套在绳子一的中间处,绳子一的上端穿过左通孔绕在左环一上,下端穿过左通孔绕在左环三上;左环二套在绳子二的中间处,绳子二的上端穿过右通孔绕在右环一上,下端穿过右通孔绕在右环三上;绳子三左端绕在左环三上,绳子三右端绕在右环三上;绳子四套在左立柱和右立柱之间的底座上;绳子一、绳子二和绳子三的长度均小于绳子四。
作为优选,右通孔内侧的右环二套在绳子一上,绳子一的上端绕在左通孔外侧的左环一上,绳子一的下端绕在左通孔外侧的左环三上;左通孔内侧的左环二套在绳子二上,绳子二的上端绕在右通孔外侧的右环一上,绳子二的下端绕在右通孔外侧的右环三上。
作为优选,左立柱和右立柱形状相同;绳子一和绳子二的长度相同;左环一、左环二、左环三、右环一、右环二、右环三的形状相同,美观且制造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上述技术方案所采用的结构和部件,使得其最终效果是在仅调整绳子四位置关系且不损坏上述结构部件,通过绳子四穿梭回绕等方法将绳子四取出。因此,该解绳玩具的优点主要表现在:结构新颖,可玩性强,也丰富了解绳玩具的种类。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玩法示意图一。
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玩法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是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举例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此。
实施例:如图1所示的一种解绳玩具,由底座1、左立柱2、左环一21、左环二22、左环三23、右立柱3、右环一31、右环二32、右环三33和四组绳子构成。左立柱2和右立柱3纵向平行的固定在底座1上,左立柱2和右立柱3上分别设有左通孔24和右通孔34。左环一21、左环二22和左环三23由上至下套在左立柱2上,右环一31、右环二32、右环三33由上至下套在右立柱3上。四组绳子均是各自两端封闭相连的绳圈。右通孔34内侧的右环二32套在绳子一41上,绳子一41的上端绕在左通孔24外侧的左环一21上,绳子一41的下端绕在左通孔24外侧的左环三23上;即绳子一41绳圈的上端部从左通孔24内侧穿至外侧并套在左环一21上,绳子一41绳圈的下端部从左通孔24内侧穿至外侧并套在左环三23上,绳子一41绳圈的中部两股均穿在右环二32内侧并处在右通孔34内侧。左通孔24内侧的左环二22套在绳子二42上,绳子二42的上端绕在右通孔34外侧的右环一31上,绳子二42的下端绕在右通孔34外侧的右环三33上;即绳子二42绳圈的上端部从右通孔34内侧穿至外侧并套在右环一31上,绳子二42绳圈的下端部从右通孔34内侧穿至外侧并套在右环三33上,绳子二42绳圈的中部两股均穿在左环二22内侧并处在左通孔24内侧。绳子三43左端绕在左环三23上,绳子三43右端绕在右环三33上;即左通孔24内侧的左环三23和右通孔34内侧的右环三33套在绳子三43的绳圈内。绳子四4套在左立柱2和右立柱3之间的底座1上,套在底座1上的绳子被限制在各部件构成的相对封闭结构内,该相对封闭结构是由上方的绳子三43、左环三23和右环三33构成的组件,左方的左立柱2,右方的右立柱3和下方的底座1构成。上述的绳子一41和绳子二42的长度相同;绳子一41、绳子二42和绳子三43的长度均小于绳子四4,左立柱2和右立柱3均呈圆柱体且形状相同,固定在形状为梯形的底座1上;左环一21、左环二22、左环三23、右环一31、右环二32、右环三33的形状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殷茜,未经殷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7812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