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减震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077657.X | 申请日: | 2011-03-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441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24 |
| 发明(设计)人: | 武学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北车集团大同电力机车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F1/38 | 分类号: | F16F1/3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吴贵明 |
| 地址: | 037038***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减震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机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减震装置。
背景技术
铁路运输是现代化交通运输体系中最为重要的运输手段之一,“高速、重载”是新型机车发展的方向,这就导致了对新型机车上设备安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要考虑减小设备的震动,不仅能够提高高速机车运行的可靠性,同时可以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
传统电力机车上设备安装主要是刚性接触或增加一层橡胶垫,但一些电气设备对减小震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机车上安装的通风系统震动较大,采用传统的安装方式减震效果不好,达不到设备的减震要求,一些对减震要求较高的电气设备就必须远离通风系统,给机车设备布置带来了局限性或不能很有效地利用机车上的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减震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减震装置减震效果差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减震装置。该减震装置包括:安装法兰,包括套筒和位于套筒第一端的安装盘,安装盘上具有第一安装孔;弹性支撑件,安装在套筒内,弹性支撑件的第一端具有与安装盘相配合的抵压头部;弹性支撑件具有轴向的第二安装孔。
进一步地,该减震装置还包括安装在第二安装孔内的支撑管。
进一步地,弹性支撑件的第二端从套筒的第二端向外延伸。
进一步地,弹性支撑件的第二端延伸出套筒的第二端的部分呈圆台形结构。
进一步地,抵压头部为球冠体,并具有与支撑管相平齐的抵压平面。
进一步地,抵压头部具有对应第一安装孔的凹部。
进一步地,第一安装孔为多个,沿周向分布在安装盘上。
进一步地,第一安装孔均匀周向分布在安装盘上。
进一步地,安装盘呈圆形、三角形或方形。
进一步地,弹性支撑件的材质为橡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由于在减震装置的安装法兰内设置弹性支撑件,一方面待安装设备通过该减震装置能够牢固的安装在电力机车上,另一方面,弹性支撑件能够在机车运动时对安装设备起到良好的减震作用。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减震装置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减震装置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减震装置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减震装置的第二优选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减震装置的第二优选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减震装置的第二优选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减震装置的第三优选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减震装置的第三优选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减震装置的第三优选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1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减震装置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参见图1至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减震装置的第一优选实施例,该减震装置包括:安装法兰1,包括套筒11和位于套筒11第一端的安装盘13,安装盘13上具有第一安装孔;弹性支撑件3,安装在套筒11内,弹性支撑件3的第一端具有与安装盘13相配合的抵压头部31;弹性支撑件3具有轴向的第二安装孔。如图10所示,使用时,该减震装置通过穿过第一安装孔的螺栓牢固地安装在电力机车的安装座9上,然后待安装设备7通过穿设在第二安装孔内的螺栓和该减震装置连接并由抵压头部31支撑,进而使设备7安装在安装座9上,这样,弹性支撑件3的抵压头部31能够在机车运动时对设备7的轴向和径向同时起到良好的减震作用,达到该设备对于减震的高要求。优选地,弹性支撑件3的材质为橡胶。橡胶的减震效果好,易于在减震装置中安装,同时也起到了良好的减震效果。
优选地,该减震装置还包括安装在第二安装孔内的支撑管5。待安装设备7通过螺栓穿过支撑管5安装在该减震装置上,一方面,可以在不影响弹性支撑件减震支撑作用的同时还能加强弹性支撑件的刚性,延长弹性支撑件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使得待安装设备7能够更加稳定的安装在该减震装置上,进而增强了减震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北车集团大同电力机车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北车集团大同电力机车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7765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从废旧液晶显示屏面板中回收铟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连续冶金装置和冶金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