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超声速风洞用伸缩式扩压器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77456.X | 申请日: | 2011-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839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1 |
发明(设计)人: | 周勇为;易仕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M9/04 | 分类号: | G01M9/04 |
代理公司: | 国防科技大学专利服务中心 43202 | 代理人: | 王文惠 |
地址: | 410073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声速 风洞 伸缩 式扩压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航空航天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风洞实验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超声速风洞用伸缩式扩压器。
背景技术
超声速风洞广泛的应用于导弹、超声速飞行器、人造卫星、航天飞机、空天飞机的模型实验,是航空航天领域内非常重要的空气动力地面试验设备。超声速风洞的基本原理是,从风洞上游过来的低速气体,经过风洞的喷管由低速加速到超声速后,至喷管出口达到所要求的马赫数,超声速气体继续向风洞下游流动,到达扩压器,扩压器将超声速气体减速增压排向真空罐或引射至大气中。此时,试验模型放置在喷管出口附近进行气动试验。
扩压器的性能直接决定了超声速风洞的启动特征,如果扩压器设计不好,不但影响超声速风洞试验时间的长短,增加试验成本,严重的甚至造成超声速风洞不能运行,无法进行空气动力学试验。
当超声速风洞模拟不同的总压导致流量发生变化或更换不同马赫数的喷管时,为保证风洞正常启动性能,扩压器入口离喷管出口的位置需要调整。现有的超声速风洞扩压器结构一般为固定式,当发生以上情况时,通常会因为扩压器入口离喷管出口的位置不易调整,出现超声速风洞难以启动、试验时间缩短、试验成本增加等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超声速风洞用伸缩式扩压器,可方便地调整扩压器入口离喷管出口的距离,从而消除风洞参数改变后,超声速风洞难以启动、试验时间缩短、试验成本增加等缺陷。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超声速风洞用伸缩式扩压器,包括收集口、扩张段,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内筒、外筒、密封圈、油缸、驱动杆;内筒和外筒均为两端开口的圆柱体;内筒一端与收集口密闭连接,另一端插入外筒,内筒外壁与外筒内壁之间利用密封圈密闭,外筒的另一端与扩张段密闭连接;驱动杆固定在收集口的外壁;油缸与驱动杆连接,在油缸的驱动下,驱动杆带动收集口和内筒相对于外筒前后移动。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以后,扩压器收集口离喷管距离可变,可适应不同状态下超声速风洞试验要求,从而消除了风洞参数改变后,超声速风洞难以启动、试验时间缩短、试验成本增加等缺陷。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使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新型的结构原理及使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本超声速风洞用伸缩式扩压器包括收集口1、内筒2、外筒3、密封圈4、扩张段5、油缸6、驱动杆7,内筒2和外筒3均为两端开口的圆柱体;内筒2的一端与收集口1密闭连接,另一端插入外筒3,内筒2外壁与外筒3内壁之间利用密封圈4密闭,外筒3的另一端与扩张段5密闭连接;驱动杆7固定在收集口1的外壁;油缸6与驱动杆7连接,在油缸6的驱动下,驱动杆7带动收集口1和内筒2相对于外筒3前后移动。使用时,超声速气流从喷管9的内表面流过,进入实验舱8,试验模型10固定在实验舱8内。在油缸6的驱动作用下,收集口1和内筒2前后轴向移动,确保了收集口1离喷管9距离可变,可适应不同状态下超声速风洞试验要求。采用以上结构,消除了风洞参数改变后,超声速风洞难以启动、试验时间缩短、试验成本增加等缺陷,保证超声速风洞的性能。该结构安装方便,使用可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7745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变速箱耐久性试验台
- 下一篇:大型立式动平衡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