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行株距可调盘式施肥点播一体化复合作业多功能播种机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77180.5 | 申请日: | 2011-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144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26 |
发明(设计)人: | 陈黎卿;伍德林;徐伟君;邵克军;陈余;吴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C7/06 | 分类号: | A01C7/06;A01C19/04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30036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株距 可调 施肥 点播 一体化 复合 作业 多功能 播种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业种植机械,主要是一种行株距可调盘式施肥点播一体化复合作业多功能播种机。
背景技术
现阶段,农业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播种机作为种植机械其作用非比一般,因此根据其播种方法和播种对象的不同,各类播种机械应势而生。由于我国土地辽阔、各地区土壤及气候条件存在较大差异,故而人们对播种机械的要求已不再局限于单纯的完成基本的播种。现阶段我国播种机使用情况表明,大多数播种机的行株距多为固定不变的,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播种机的推广使用,且都还未能实现行株距可调的精确点播施肥一体化复合作业要求,以致造成种子的浪费及多苗缺苗等实际播种困境。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行株距可调盘式施肥点播一体化复合作业多功能播种机,其结构设计合理,解决了现有播种机无法精确播种施肥及种子浪费的问题,操作简单可行。本实用新型调整行株距简单,可轻松实现施肥量与播种量的调节,真正满足人们对精确播种施肥的要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行株距可调盘式施肥点播一体化复合作业多功能播种机,包括有机架,,所述机架两侧分别安装有镇压轮连杆,两镇压轮连杆之间转动安装有镇压轮轴,镇压轮轴上并列安装有多个镇压轮;所述机架上分别转动安装有播种器轴和施肥器轴,播种器轴和施肥器轴分别通过链传动与镇压轮轴连接;所述机架上固定有播种器总成支撑板,播种器总成支撑板上固定有多个并列排布的播种器总成,播种器总成上方设置有种子箱,播种器总成内设有点播盘,点播盘通过锥齿轮副与播种器轴传动连接,播种器总成下端连通有种子输送软管,种子输送软管与安装在机架上的种子开沟器连接;所述机架上对应每个播种器总成的前方分别安装有相应的施肥器总成,所述的施肥器轴位于施肥器总成中,施肥器总成的上方设置有肥料箱,施肥器总成的下端连通有肥料输送软管,肥料输送软管与安装在机架上的肥料开沟器连接;所述机架上对应每个种子开沟器的后方分别安装有相应的起垄培土器。
所述机架两侧安装的镇压轮连杆上设有调节定位螺栓;所述播种器轴的一端安装有播种量调节链轮;所述施肥器轴的一端安装有施肥量调节手柄。
所述的肥料开沟器、种子开沟器、起垄培土器由前至后依次通过U行紧固螺栓连接在机架上,可对行距进行调节。
所述的播种器总成为圆盘式穴播结构。
本实用新型播种器总成为圆盘式穴播结构,固定的种量进入盘穴后点播盘转动时将种子播下,其利用锥齿轮副与播种器轴连接,播种器轴通过链轮与镇压轮轴连接以使镇压轮在作业转动过程中带动其转动,其中镇压轮作为动力轮代替了专门提供动力的地轮的再次使用。同时施肥量可通过调节施肥量调节手柄完成,施肥器轴亦通过链轮与镇压轮连接以实现精确施肥。播种开沟器及施肥开沟器分别用U形螺栓与机架连接,可轻松实现调整行距。起垄培土器为梨形结构可较好的对种子及肥料进行培土覆盖镇压以达到耐旱耐涝、保苗不倒伏的最佳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机器作业过程中,镇压轮滚动时分别通过链传动使播种器轴和施肥器轴转动,播种器轴由锥齿轮副传递动力带动点播盘转动,使在点播盘穴内的种子漏入种子输送软管进入种子开沟器,施肥器轴转动时使其内的转轮转动将肥料漏入肥料输送软管进入肥料开沟器,肥料开沟器和种子开沟器开沟时肥料和种子进入土内,起垄培土器尾随其后对肥料及种子进行起垄培土覆盖镇压轮最后镇压以完成播种。
当行距不适合时,通过松紧U形紧固螺栓以调整肥料开沟器和种子开沟器在机架上的位置以满足需求,同时起垄培土器的位置亦需根据肥料开沟器和种子开沟器的位置进行调整;当施肥量需调整时,通过转动施肥量调节手柄达到要求的施肥量;当播种量也即株距需调整时可通过调整传动链在播种量调节链轮上的链接位置改变传动比以调整株距,也可通过更换点播盘来调整株距;当土的压实程度需要调整时,通过调整镇压轮调节定位螺栓的位置实现;从而保证施肥与播种按质按量完成。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解决了现有播种机无法精确播种施肥及种子浪费的问题,操作简单可行。本实用新型调整行株距简单,可轻松实现施肥量与播种量的调节,真正满足人们对精确播种施肥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播种器总成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农业大学,未经安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7718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