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的谐振箱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76820.0 | 申请日: | 2011-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909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8 |
发明(设计)人: | 翟洪军;丁勇;杨安志;金吉刚;赵福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1/02 | 分类号: | F01N1/02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方圆专利事务所 33107 | 代理人: | 张智平 |
地址: | 317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谐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空滤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汽车的谐振箱。
背景技术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汽车整车噪声、振动和声振粗糙度的性能要求也在不断的增加;除了发动机本身的噪声外,发动机进气软管中的进气噪声也是一个主要的噪声来源,该发动机进气软管主要是靠谐振箱来降噪,谐振箱能抑制空滤器中气流的波动,降噪效果明显;但随着汽车相近排量发动机的匹配,要求谐振箱的腔室有大有小,可现有的谐振箱腔室均为统一的腔体,无法调节谐振箱腔室的大小,很难与发动机排量相匹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不足,提供一种可调节谐振箱腔室大小的汽车的谐振箱。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汽车的谐振箱,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箱体和下箱体,上箱体套接在下箱体上并与下箱体形成谐振腔室,所述的上箱体和下箱体之间设有调节谐振腔室大小的调节结构。
本汽车的谐振箱主要由上箱体和下箱体组成,下箱体套接在上箱体内,上箱体与下箱体开口相对形成一封闭的谐振腔室,上箱体和下箱体之间通过调节结构可改变谐振腔室腔体的大小。
在上述的汽车的谐振箱中,所述的调节结构包括在上箱体内壁上设有定位齿,在下箱体的外壁上设有调节齿,该调节齿扣接在定位齿上,所述调节齿的相对侧设有弹性垫,所述的弹性垫固定在上箱体的内壁上。当要调节谐振腔室的空间,使该空间变大时,下箱体相对于上箱体往下运动,下箱体往下运动时,调节齿在定位齿向下移动,下箱体挤压弹性垫向右侧移动,经调节齿越过定位齿下箱体通过弹性垫自身的弹力向左侧移动。
在上述的汽车的谐振箱中,所述上箱体的外周壁上设有将上箱体箍紧在下箱体上的箍环。这样设置的目的是使下箱体套接在上箱体内结构稳定、牢固。
在上述的汽车的谐振箱中,所述的箍环上具有使箍环缩小的收紧结构。通过收紧结构可以调节箍环的大小。
在上述的汽车的谐振箱中,所述的收紧结构包括调节块和与箍环一端相连的调节杆,所述的调节块与箍环的另一端相固定,该调节块套接在调节杆上并能在调节杆上滑动调节,所述调节杆的另一端铰接有用于限定调节块位移的调节手柄。当调节块向调节杆右边移动时,箍环收紧,当调节块向调节杆左边移动时,箍环松大。
在上述的汽车的谐振箱中,所述的手柄包括调节部和调节部连为一体的操作部,所述的调节部为弧形。这样设置的目的是使收紧结构使用方便,容易操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汽车的谐振箱包括上箱体和下箱体,上箱体套接在下箱体上并与下箱体形成谐振腔室,该上箱体和下箱体之间设有调节谐振腔室大小的调节结构;当谐振箱使用时,通过调节结构对谐振腔室进行调节可改变谐振腔室的大小,可与发动机排量相匹配,对发动机进气软管降噪效果明显,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汽车的谐振箱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汽车的谐振箱收紧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箱体;1a、定位齿;2、下箱体;2a、调节齿;3、谐振腔室;4、弹性垫;5、箍环;6、调节块;7、调节杆;8、调节部;9、操作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或图2所示,本汽车的谐振箱主要由上箱体1和下箱体2组成,下箱体2套接在上箱体1内,上箱体1与下箱体2开口相对形成一封闭的谐振腔室3,在上箱体1内壁上设有定位齿1a,在下箱体2的外壁上设有调节齿2a,该调节齿2a扣接在定位齿1a上,调节齿2a的相对侧设有弹性垫4,该弹性垫4固定在上箱体1的内壁上。当要调节谐振腔室3的空间,使该空间变大时,下箱体2相对于上箱体1往下运动,下箱体2往下运动时,调节齿2a在定位齿1a上向下移动,下箱体2挤压弹性垫4向右侧移动,经调节齿2a越过定位齿1a时,下箱体2通过弹性垫4自身的弹力向左侧移动。为了使下箱体2套接在上箱体1内结构更加稳定、牢固,在上箱体1的外周壁上设有将上箱体1箍紧在下箱体2上的箍环5,箍环5上具有可以调节箍环5的大小的调节块6和调节杆7,该调节块6套设在调节杆7上,箍环5为具有两个端点的环带,箍环5的一端与调节块6固定,另一端与调节杆7的一端固定,调节杆7的另一端铰接有用于限定调节块6位移的调节手柄;当调节块6向调节杆7右边移动时,箍环5收紧,当调节块6向调节杆7左边移动时,箍环5松大。实际制造时,手柄主要由调节部8和调节部8连为一体的操作部9组成,为了箍环5收紧结构使用操作方便,该调节部8设置呈弧形。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768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磁键锁动力输出轴齿轮变速器
- 下一篇:生物发酵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