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及高速公路、铁路混凝土桥梁体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76586.1 | 申请日: | 2011-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473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23 |
发明(设计)人: | 李学斌;马林;牛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铁道建筑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E01D19/00 | 分类号: | E01D19/00;E01D101/28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梁挥 |
地址: | 10008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应力 混凝土 连续 高速公路 铁路 桥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木工程桥梁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及高速公路、铁路混凝土桥梁体。
背景技术
土木工程桥梁中,为提高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抗剪性能,设计时通常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腹板和横隔板部位设置竖向预应力筋来降低腹板主拉应力,以减少斜裂缝的产生。目前,高速公路、铁路桥梁体中箱梁腹板的竖向预应力筋大多是以精轧螺纹钢筋为主,但由于精轧螺纹钢筋螺纹间距较大且粗糙,锚固螺母和钢筋螺纹匹配性较差,并与张拉设备不配套,导致放张后锚固螺母回缩量较大,张拉后的有效预应力难以准确控制,并且绑扎钢筋时的金属铁皮管预埋和张拉后的管道压浆也都给桥位现场施工带来许多不便。同时,由于精轧螺纹钢筋目前使用应力一般控制在700MPa左右,也带来了材料方面的浪费。
因此,研究一种简便有效而且实用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对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腹板斜裂缝加以防治,对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质量的保证有着重要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能有效预防腹板产生斜裂缝,且方便预应力施加并节约材料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包括顶板、腹板和底板,所述腹板中设有多根竖向预应力筋,所述竖向预应力筋包括预应力钢棒,所述预应力钢棒的两端皆设置有螺纹部、在所述螺纹部上装设有锚垫板和锚固螺母,其中,所述预应力钢棒的远离底板一端上的螺纹部长度大于锚垫板的厚度与锚固螺母的 厚度之和。
上述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其中,所述预应力钢棒直径d为:16mm≤d≤25mm。
上述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其中,所述螺纹部上还缠绕有螺旋筋,且所述螺旋筋的一端与所述锚垫板相抵靠。
上述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其中,所述锚固螺母的厚度为30~45mm。
上述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其中,所述锚垫板上方设置有预留深度为100~140mm的张拉工作用锚穴,所述张拉工作用锚穴的平面尺寸与所述锚垫板的平面尺寸相同。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高速公路、铁路混凝土桥梁体,包括桥墩及沿桥墩设置的多个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包括顶板、腹板和底板,所述腹板中设有竖向预应力筋,所述竖向预应力筋包括预应力钢棒,所述预应力钢棒的两端皆设置有螺纹部、在所述螺纹部上装设有锚垫板和锚固螺母,其中,所述预应力钢棒的远离底板一端上的螺纹部长度大于锚垫板的厚度与锚固螺母的厚度之和。
上述的高速公路、铁路混凝土桥梁体,其中,所述预应力钢棒直径d为16mm≤d≤25mm。
上述的高速公路、铁路混凝土桥梁体,其中,所述螺纹部上还缠绕有螺旋筋,且所述螺旋筋的一端与所述锚垫板相抵靠。
上述的高速公路、铁路混凝土桥梁体,其中,所述锚固螺母的厚度为30~45mm。
上述的高速公路、铁路混凝土桥梁体,其中,所述锚垫板上方设置有预留深度为100~140mm的张拉工作用锚穴,所述张拉工作用锚穴的平面尺寸与所述锚垫板的平面尺寸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功效在于,通过在箱梁中设置钢棒式的竖向预应力筋后,不仅能有效预防腹板产生斜裂缝及节约材料,并且,由于锚固螺母的设置及预应力钢棒的远离底板一端上的螺纹部长度大于锚垫板的厚度与锚固螺母的厚度之和,能方便一张拉设备施加预应力,从而使得预应力施加方便。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的截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高速公路、铁路混凝土桥梁体的局部纵向结构简图。
其中,附图标记
10-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
11-顶板
12-腹板
13-底板
14-竖向预应力筋
141-预应力钢棒
142-螺旋筋
143-锚垫板
144-锚固螺母
145-螺纹部
15-张拉工作用锚穴
20-桥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以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方案及功效,但并非作为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铁道建筑研究所,未经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铁道建筑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7658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挂篮前移走行轨道装置
- 下一篇:具有热反射功能的耐久型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