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微耕机及其卡线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076215.3 | 申请日: | 2011-03-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265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9 |
| 发明(设计)人: | 刘大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华世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B71/00 | 分类号: | A01B7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逯长明 |
| 地址: | 401326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微耕机 及其 线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用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卡线装置。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应用该卡线装置的微耕机。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化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农用机械的使用需求不断提高,农用机械被逐渐应用于农业生产的各个方面。微耕机作为一种轻便实用的农用机械,被广泛应用于农耕劳作中。
为了使微耕机具有更好的使用效果,通常微耕机上都设置有油门拉线、离合拉线以及倒档拉线等。而现有的微耕机,大多采用橡胶带捆扎或在微耕机的扶手架上焊接若干金属环以固定上述拉线,但采用上述固定拉线的方法时,其装配过程较为繁琐,浪费了大量的时间。
因此,如何简化微耕机拉线的装配过程,提高微耕机拉线的装配效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卡线装置,该卡线装置能够简化微耕机拉线的装配过程,提高微耕机拉线的装配效率。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上述卡线装置的微耕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卡线装置,包括线卡本体,所述线卡本体的底部具有与拉线相配合的底板,所述线卡本体的顶部具有与扶手架相配合的卡口,所述线卡本体通过所述卡口与扶手架相卡接。
优选地,所述底板的内表面上设置有若干个纵向延伸的凹槽,所述底板具体通过所述凹槽与拉线相配合。
优选地,所述凹槽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
优选地,所述线卡本体的两个侧壁的内表面上相对设置有卡槽,所述线卡本体通过所述卡槽与扶手架紧密贴合,且所述卡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凹槽的延伸方向一致。
优选地,所述卡槽的横截面形状为弧形。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微耕机,包括扶手架和拉线,还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卡线装置。
相对上述背景技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卡线装置,包括线卡本体,所述线卡本体的底部具有与拉线相配合的底板,所述线卡本体的顶部具有与扶手架相配合的卡口,所述线卡本体通过所述卡口与扶手架相卡接。装配过程中,所述线卡本体通过所述卡口与扶手架相卡接时,所述底板与扶手架之间形成可容纳拉线的空间,所述线卡本体与扶手架牢固连接后,所述底板能够将拉线压紧并使压线与扶手架紧密贴合,整个操作过程简便易行,有效简化了微耕机拉线的装配过程,提高了微耕机拉线的装配效率,并使所述微耕机的整体装配效率得以相应提高。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选方案中,所述底板的内表面上设置有若干个纵向延伸的凹槽,所述底板具体通过所述凹槽与拉线相配合。装配完成后,所述凹槽与扶手架之间能够形成可容纳拉线的空间,保证拉线在微耕机使用过程中不会因装配空间过小而导致受压变形,且所述凹槽能够将各拉线以一定间距隔开,使得装配完成后的各拉线的排列整齐有序,从而使所述微耕机的整体外观更加美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卡线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卡线装置,该卡线装置能够简化微耕机拉线的装配过程,提高微耕机拉线的装配效率;同时,提供一种应用上述卡线装置的微耕机,该微耕机的拉线的装配过程简便,装配效率较高。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卡线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卡线装置,包括线卡本体11,线卡本体11的底部具有与拉线相配合的底板12,线卡本体11的顶部具有与扶手架相配合的卡口13,线卡本体11通过卡口13与扶手架相卡接。装配过程中,线卡本体11通过卡口13与扶手架相卡接时,底板12与扶手架之间形成可容纳拉线的空间,线卡本体11与扶手架牢固连接后,底板12能够将拉线压紧并使压线与扶手架紧密贴合,整个操作过程简便易行,有效简化了微耕机拉线的装配过程,提高了微耕机拉线的装配效率,并使所述微耕机的整体装配效率得以相应提高。
进一步地,底板12的内表面上设置有若干个纵向延伸的凹槽14,底板12具体通过凹槽14与拉线相配合。装配完成后,凹槽14与扶手架之间能够形成可容纳拉线的空间,保证拉线在微耕机使用过程中不会因装配空间过小而导致受压变形,且凹槽14能够将各拉线以一定间距隔开,使得装配完成后的各拉线的排列整齐有序,从而使所述微耕机的整体外观更加美观。当然,该凹槽14的数量并不局限于图中所示的三个,只要是能够满足所述微耕机的实际使用需要均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华世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华世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7621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