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锆-石英质复合浸入式水口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76040.6 | 申请日: | 2011-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601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07 |
发明(设计)人: | 苑希平;靳巍;王文虎;苑希民;邵德军;王文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麦哈勃冶金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1/10 | 分类号: | B22D11/10;B22D41/50 |
代理公司: | 山东济南齐鲁科技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8 | 代理人: | 宋永丽 |
地址: | 250109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石英 复合 浸入 水口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炼钢企业生产中使用的水口,是一种锆-石英质复合浸入式水口。
背景技术
钢铁企业在连铸生产过程中,为了保护钢水不发生二次氧化,同时防止氮或渣进入钢水中,在钢水由中间包流到结晶器的过程中采用浸入式水口进行保护性浇注。目前使用的浸入式水口大多数采用石英材料制成,极少数采用铝碳锆混合材料制成。这种浸入式水口的不足在于:石英材料制作的水口,使用寿命短,一般为1-2小时左右需要更换一个,铝碳锆混合材料制作的水口,使用寿命一般为4-5小时左右,虽然寿命比石英质水口高,但由于其材质成本高,其性价比仍不能明显高于石英水口。申请人对上述情况研究发现:影响浸入式水口使用寿命的直接因素是钢水表面撒入的保护渣,这些漂浮在钢水表面的保护渣的腐蚀性较大,由于浸入式水口的外径较小部分是浸入钢水中的,所以钢水表面飘浮的保护渣对浸入式水口的腐蚀速度很快,导致浸入钢水部分的水口外周很快被腐蚀破坏,使整个浸入式水口被废掉,造成很大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锆-石英质复合浸入式水口,使它解决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高浸入式水口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锆-石英质复合浸入式水口,包括筒状体,筒状体中间开设通孔,筒状体一端的外径大于另一端外径,在筒状体较小外径部分的外周安装环形锆质保护环。环形锆质保护环的外径与筒状体的外径相同。环形锆质保护环的外径大于筒状体的外径。环形锆质保护环的高度为70-120毫米。环形锆质保护环的厚度为20-45毫米。筒状体小外径处安装的环形锆质保护环与筒状体形成整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在浸入式水口的渣线处,即:在浸入式水口的较小外径处的外周安装环形锆质保护环,使环形锆质保护环处于钢水表面的保护渣内,从而大幅度增加了浸入式水口的抗腐蚀性,提高了浸入式水口的使用寿命。试用表明:本实用新型的浸入式水口使用寿命为6-8小时,比现有技术的使用寿命大幅提高3倍左右;由于环形锆质保护环被安装在水口浸入钢水保护渣部分,使浸入式水口使用锆质材料较少,所以,浸入式水口的制造成本大幅下降,同时,使钢企的使用成本也随之大幅下降,并提高了合金钢的产品质量等。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之一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之二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对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中2是筒状体,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浸入式水口呈筒状体,筒状体2中间开设通孔3,筒状体2一端的外径大于另一端外径,在筒状体2较小外径部分的外周安装环形锆质保护环1,即:在浸入式水口的渣线处安装环形锆质保护环1,使钢水表面飘浮的保护渣直接与环形锆质保护环1相接触,从而延长浸入式水口的使用寿命。
环形锆质保护环1与筒状体2形成一个整体结构,相互之间通过浇注、高温煅烧连为一体。环形锆质保护环1可以全部嵌入筒状体2内,其结构为:环形锆质保护环1的外径与筒状体2的外径相同,这种结构的浸入式水口,便于在制造中嵌入环形锆质保护环1,使制造难度降低、制造成本相对较小。
当环形锆质保护环1的外径大于筒状体2的外径时,如图2所示,虽然制造相对复杂,但其使用时的优点更突出,可以使保护环1的厚度增大,延长浸入式水口的使用时间。
本实用新型所述环形锆质保护环1的高度H为70-120毫米,这是在达到本实用新型优点的同时,优选的方案,成本相对较低。
本实用新型所述环形锆质保护环1的厚度A为20-45毫米,这是制造成本较低及使用寿命较长的优选方案。
本实用新型所述筒状体2小外径处安装的环形锆质保护环1与筒状体2形成整体结构。
图中4是锥形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麦哈勃冶金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济南麦哈勃冶金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7604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