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热能交换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75951.7 | 申请日: | 2011-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025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05 |
发明(设计)人: | 甘木伙;赵均明;陈顺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开平市冠威乳胶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21/00 | 分类号: | F28D21/00;F28F2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李柏林 |
地址: | 529431 广东省江门市开平苍城***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热能 交换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能交换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热能交换系统广泛用于工业生产中和人们日常生活中,目前的热能交换系统,主要采用水来做导热介质,实行开放性循环,这样水在吸热汽化的时候会把无法汽化的杂质留在管道中,形成难以处理的堵塞物,造成整个热能交换系统使用寿命的减少;而且大量的热能伴随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造成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采用热油做导热介质的热能交换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热能交换系统,包括列管式加热器和散热器,所述列管式加热器输出、输入端分别连接出油管、进油管,所述出油管和进油管经过热油分油缸,所述散热器并联在出油管和进油管之间,在列管式加热器和散热器之间进行热能转换的导热介质是热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这种热能交换系统由于采用热油作为导热介质,能避免在系统中形成堵塞,而且整个热能交换系统采用封闭式的密闭循环,不易造成挥发的浪费,有效利用热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列管式加热器,2、散热器,3、出油管,4、进油管,5、热油分油缸,6、丝口球阀,7、气动三通合流阀,8、压力表,9、针型阀,10、金属软管,11、烘干炉,12、硫化炉。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一种热能交换系统,包括列管式加热器1和散热器2,所述列管式加热器1输出、输入端分别连接出油管3、进油管4,所述出油管3和进油管4经过热油分油缸5,所述散热器2并联在出油管3和进油管4之间,出油管3和进油管4通过金属软管10连接散热器2,在列管式加热器1和散热器2之间进行热能转换的导热介质是热油。这种热能交换系统由于采用热油作为导热介质,能避免在系统中形成堵塞,而且整个热能交换系统采用封闭式的密闭循环,不易造成挥发的浪费,有效利用热能。
另外,所述列管式加热器1与热油分油缸5之间的出油管3、进油管4通过丝口球阀6相连;所述热油分油缸5与散热器2之间的出油管3、进油管4依次通过丝口球阀6、气动三通合流阀7相连。这样的结构可以通过阀门控制暂时使出油管3和进油管4连接在一起,加大出油量或进油量。
进一步,所述热油分油缸5与散热器2之间的出油管3设置有压力表8,所述压力表8通过针型阀9连接在出油管3上,可以随时监测出油管3里的油压。所述热油分油缸5上设置压力表8,所述压力表8通过针型阀9连接在热油分油缸5上,可以随时监测热油分油缸5里的油压。
进一步,所述出油管3和进油管4采用厚岩棉保温,外包一层薄铝片,加强防护的同时,使热能不易挥发到空气中;出油管3和进油管4采用固定管架进行固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先实施方式,只要以基本相同手段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开平市冠威乳胶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开平市冠威乳胶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7595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