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鱼池增氧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75936.2 | 申请日: | 2011-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675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14 |
发明(设计)人: | 杨雨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67/04 | 分类号: | A01K67/04;C02F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3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木***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鱼池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增氧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鱼池增氧装置。
背景技术
增氧设备一般用于水产养殖中,目前常见的气泡增氧设备,有水循环、叶轮式、罗茨风机、射流、搅拌、水车式、空气压缩等。但是上述增氧设备大多存在电耗大、制氧率低,设备笨重,制作复杂的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上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公开一种结构简单,省电,增氧效率高的鱼池增氧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鱼池增氧装置,由转轴、氧气通道、增氧头、出气细孔、吸氧头、吸氧孔和电动机组成,转轴内设置有氧气通道,增氧头上设置有多个出气细孔,增氧头与转轴连接,增氧头上的细孔均与转轴内的氧气通道连通,吸氧头上设置有吸氧孔,吸氧头与转轴连接,吸氧头上的吸氧孔与转轴内的氧气通道连通,转轴与电动机连接。
本实用新型电耗省,效率高,结构简单,通过电动机的高速转动,由于离心力的作用,空气通过吸氧孔进入到氧气通道,然后再经出气细孔高速甩出,同时由于增氧头与水的切割作用,把甩出的空气切割成小气泡。小气泡可迅速充分地溶于水中,提高了增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转轴,2、氧气通道,3、增氧头,4、出气细孔,5、吸氧头,6、吸氧孔,7、电动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鱼池增氧装置,由转轴、氧气通道、增氧头、出气细孔、吸氧头、吸氧孔和电动机组成,转轴内设置有氧气通道,增氧头上设置有100个出气细孔,增氧头与转轴连接,增氧头上的细孔均与转轴内的氧气通道连通,吸氧头上设置有吸氧孔,吸氧头与转轴连接,吸氧头上的吸氧孔与转轴内的氧气通道连通,转轴与电动机连接。
使用时,将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装置竖直固定于鱼池边缘,将电动机通电,使其高速转动,通过电动机的高速转动,由于离心力的作用,空气通过吸氧孔进入到氧气通道,然后再经出气细孔高速甩出,同时由于增氧头与水的切割作用,把甩出的空气切割成小气泡。小气泡可迅速充分地溶于水中,提高了增氧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农业大学,未经东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7593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有板式换热器的吸附、脱附组合系统
- 下一篇:一种膜过滤分离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