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3D间隔织物经编机的牵拉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75834.0 | 申请日: | 2011-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472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23 |
发明(设计)人: | 孙嘉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嘉良 |
主分类号: | D04B27/34 | 分类号: | D04B27/34;D04B21/20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江海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14 | 代理人: | 林倩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间隔 织物 经编机 牵拉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3D间隔织物经编机的牵拉装置。
背景技术
3D间隔织物是由双针床拉舍尔经编机上生产的一种三维立体织物,上、下表层之间用涤纶单丝以交叉状或竖向状排列贯穿于两个表层之间。经编机的牵拉机构的作用是以预定的速度将坯布织物从编织区牵引出来并卷绕成布卷。普通双针床拉舍尔经编机的牵拉装置具有四根牵拉棍,由独立的动力机构带动牵拉棍运转,织物坯布依次贴着四根牵拉棍表面行进由卷布辊收卷。3D间隔织物由于较厚,中间是涤纶单丝交叉状或竖向排列,经牵拉后,很明显地,3D间隔织物与牵拉棍接触的一面,由于经轧压手感光滑,而另一面未经轧压的一面毛糙。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3D间隔织物经编机的牵拉装置,经牵拉装置牵拉的3D间隔织物坯布两表层面都能达到光滑的要求。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包括电机、减速箱和连接在左、右侧机架之间的第一牵拉棍、第二牵拉棍、第三牵拉棍和第四牵拉棍,减速箱与第一牵拉棍之间由链轮传动,第一牵拉棍与第二牵拉棍之间、第二牵拉棍与第三牵拉棍之间、第三牵拉棍与第四牵拉棍之间均是齿轮传动,所述第一牵拉棍旁侧设有施压牵拉棍,3D间隔织物从第一牵拉棍与施压牵拉棍之间通过,所述附加牵拉棍由左、右滑动轴承座内的滚动轴承支撑,左、右滑动轴承座分别动连接在上述左、右侧机架上。
所述左、右侧机架上各设有支架,支架上各设有气缸,左、右滑动轴承座各由气缸带动作同步滑行。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仅在第一牵拉棍的旁侧设有一施压牵拉棍,施压牵拉棍与第一牵拉棍之间的间隙可调整,当3D间隔织物从施压牵拉棍与第一牵拉棍之间的间隙即织物通道中通过,3D间隔织物坯布两表层面同时受到轧压,达到两表层面都能光滑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图1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附图所示的是3D间隔织物经编机的牵拉装置,包括电机8、减速箱9和连接在左、右侧机架1之间的第一牵拉棍2-1、第二牵拉棍2-2、第三牵拉棍2-3和第四牵拉棍2-4。电机8的输出轴和减速箱9的输入轴连接,减速箱9的输出轴和第一牵拉棍2-1的一端上各设有同步带轮4,两者之间形成同步传动。第一牵拉棍2-1的另一端设有齿轮3-1,第二牵拉棍2-2、第三牵拉棍2-3和第四牵拉棍2-4与上述第一牵拉棍2-1设置齿轮3相同的一端各设有与第一牵拉棍2-1的齿轮3-1相同的齿轮3-2,从而第一牵拉棍2-1与第二牵拉棍2-2之间、第二牵拉棍2-2与第三牵拉棍2-3之间、第三牵拉棍2-3与第四牵拉棍2-4之间均形成齿轮传动。电机8的动力通过减速箱9传递到第一牵拉棍2-1,再通过齿轮逐级传递给第二牵拉棍2-2、第三牵拉棍2-3和第四牵拉棍2-4。
在上述左、右侧机架1上各设有开口,开口的上下侧各设有滑移槽1-1,左、右侧机架1的开口中各设有滑动轴承座6,滑动轴承座6内设有滚动轴承。所述第一牵拉棍2-1旁侧设有施压牵拉棍2-5,附加牵拉棍2-5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左、右侧机架1上的滑动轴承座6内的滚动轴承中。所述左、右侧机架1上对应开口处各设有支架5,支架5上各设有气缸7,气缸7的活塞杆与对应的滑动轴承座6连接,两滑动轴承座6在两气缸7的作用下沿所在开口的滑移槽同步滑行,带动附加牵拉棍2-5滑行,以调节附加牵拉棍2-5与第一牵拉棍2-1之间的间隙,使3D间隔织物从第一牵拉棍2-1与施压牵拉棍2-5之间通过并受到一定作用力的轧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嘉良,未经孙嘉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7583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渔用超高强聚乙烯纤维网片
- 下一篇:横机密度电机闭环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