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凸轮轴振动去毛刺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75627.5 | 申请日: | 2011-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159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26 |
发明(设计)人: | 夏焕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车戚墅堰机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9/04 | 分类号: | B24B9/04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夏成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3 | 代理人: | 李红波 |
地址: | 213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凸轮轴 振动 毛刺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去毛刺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凸轮轴振动去毛刺设备。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用以加工凸轮轴的去毛刺方法,一般采用手工加工方法,细小的毛刺不但不能去除干净,而且还可能产生更微小的毛刺,同时还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生产效率低,加工精度难以控制,去除效果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现有技术中采用手工加工方法,细小的毛刺不但不能去除干净,而且还可能产生更微小的毛刺,同时还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生产效率低,加工精度难以控制,去除效果不理想,提供一种凸轮轴振动去毛刺设备。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加工设备为振动滚筒,包括振动电机、振动体、弹簧和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与振动体连接,所述振动体上连接振动电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所述振动体内放置振动介质和工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所述振动介质与工件的比例为1:1-1:10,粗加工趋向2:1-5:1,精加工趋向4:1-10:1。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所述工件和振动介质占振动体总容积85%-9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提高了去毛刺的效果和效率,同时也可以提高凸轮轴表面疲劳强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振动电机,2、振动体,3、弹簧,4、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包括振动电机1、振动体2、弹簧3和底座4这些部件组成。
本实用新型加工设备为振动滚筒,包括振动电机1、振动体2、弹簧3和底座4,所述底座4上设有弹簧3,所述弹簧3与振动体2连接,所述振动体2上连接振动电机1。振动滚筒的工作原理是借助振动电机1上偏心块和弹簧3使振动体2产生振动,在振动体2内放置振动介质和工件,振动时整个振动介质和工件在空间做无规则运动,使工件和振动介质相互摩擦,达到工件去毛刺和光整的目的。
所述振动体2内放置振动介质和工件。工件为凸轮轴,根据凸轮轴材质、形状、大小和加工要求选择振动介质,选择底径为40mm的圆锥树脂研磨石。
加工过程中包括:调整振动频率,振动频率主要取决于振动电机上偏心块的偏心量和弹簧的弹性。在调整的过程中偏心量不宜过大,因这种工况振动电机的轴承将承受更大的不平稳载荷,会影响轴承的使用寿命。弹簧要定期检查,防止其弹力下降或损坏。当工件质量发生很大变化时,工件在振动体内不翻转或翻转太快时要调整偏心块的偏心量,而且要保证振动电机两端的平衡块不平衡量是一致的,以确保设备工作时振动平稳,防止工件在振动体中作轴向窜动而损坏设备和工件;选择振动介质,选择振动介质底径为40mm的圆锥树脂研磨石。根据凸轮轴材质、大小、形状和加工要求选择底径为40mm的圆锥树脂研磨石;振动介质的筛选,振动介质经过一段时间使用磨损后,尺寸会减小,根据工件凸轮轴两端法兰安装孔的大小,选用15*15mm网孔的筛网,筛网每三班筛选一次。振动介质经过一段时间使用磨损后,尺寸会减小,小尺寸的振动介质会堵塞凸轮轴安装孔,根据工件凸轮轴两端法兰安装孔的大小,选用15*15mm网孔的筛网,筛网每三班筛选一次;振动介质的清洗,振动介质在去毛刺的过程中相互摩擦,会产生许多微小颗粒粉末,在振动体内放入少量清水,振动过程中排除粉末,清洗时间为1分钟左右。在振动介质去毛刺的过程中会产生许多微小颗粒粉末,如这些粉末不及时去除,不但会影响去毛刺的效果而且会附着在凸轮轴上不利于清洗,每振动一节凸轮轴后,重新启动机器,在振动体内放入少量清水,在振动的过程中排出粉末。清洗时间为1分钟左右,振动介质清洗干净后,再往振动介质内加入少量研磨剂;研磨,研磨时间为20分钟。提高了去毛刺的效果和效率,而且可以提高凸轮轴表面疲劳强度。
所述研磨石与工件的比例为1:1-1:10,粗加工趋向2:1-5:1,精加工趋向4:1-10:1。研磨石与工件的装入量比例不合理,振动研磨时会擦伤工件表面而降低表面粗糙度,或降低生产效率,浪费研磨石。实践证明磨料包围工件时效果最好,研磨石与工件的比例一般为1:1~10:1,粗加工趋向2:1~5:1,精加工趋向4:1~10: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车戚墅堰机车有限公司,未经南车戚墅堰机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7562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三氯化磷生产用液氯汽化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