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球拍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75534.2 | 申请日: | 2011-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367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16 |
发明(设计)人: | 徐明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宁体育(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3B49/08 | 分类号: | A63B49/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023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球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运动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运动球拍。
背景技术
传统球拍一般有握把、中管、拍框、拍网等组合而成,其中握把一般用木材制成便于手握持的形状,握把中间钻出长孔用于插入中管,其结合处套有前套结构,前套结构的主要功能是保护木制握把,并可以辅助击球者在击球时评估球拍拍面的方位,并握把外包覆有防滑物如毛巾、软皮或橡胶。
现有技术的前套结构较多地使用尼龙或塑胶材质制作,而尼龙材质的力学特性较差,且其化学特性和物理特性致使其在寒冷的气候下,容易脆化,从而使前套结构出现起皱、裂口等情况,影响到击球威力与控球性能。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前述现有技术不尽理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球拍,包含有拍框、中管和握把,中管的一端连接至拍框的喉部,中管的另一端连接至握把,握把更包含有手柄与前套结构,手柄的前端连接至中管,前套结构为复合材料材质、呈中空圆锥状、底部较大、顶部较小,且套设于手柄前端与中管的连接部位。前套结构的长度可以是一般长度介于30mm~40mm之间;但亦可以是较短的前套结构,例如小于20mm,甚至是小于15mm。由于复合材料材质具有较佳的力学性能,较现有技术的球拍更能发挥击球威力;同时,复合材料材质的前套结构能够防止前套结构在寒冷气候下产生脆化、起皱、裂口等情况的出现,而且减小了球拍的重量,能使击球者精准地控制球拍击球。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球拍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球拍的前套结构局部放大的示意图。
附图中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拍框 1
中管 2
握把 3
喉部 11
手柄 31
前套结构 32
前套结构的长度 H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由于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球拍及其前套结构,其中所使用的相关技术与相关构造原理已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能明了,故以下文中的说明,不再作完整描述。同时,以下文中所对照的附图,意在表达与本实用新型特征有关结构的含义,并未亦不需要依据实际尺寸完整绘制,在先声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球拍,可以是羽毛球拍、网球拍、或是壁球拍,包含有拍框1、中管2和握把3。拍框1的下端进一步包含一个喉部11,中管2的一端连接至拍框1的喉部11,在制作工艺中,喉部11可以与拍框1整体成型,也可以单独成型以后安装在拍框1的下端以再用来安装中管2。中管2的另一端连接至握把3,握把3的材料仍以目前使用较为广泛的木质材料为主,制作过程中,先在握把3的上端钻出大小合适的孔,再将中管2安装于孔中。而握把3更包含有手柄31与前套结构32,手柄31是握把3的中下段部分,由于该部分是击球者握拍的主要区域,为了增强击球者握拍的舒适度,手柄31的外面一般包覆有软性材料。手柄31的前端连接至中管2,前套结构32套设于手柄31的前端与中管2的连接部位。一般情况下,前套结构32的长度H介于30mm~40mm之间,为了追求更好的效果,前套结构32的长度H可以小于20mm,甚至于小于15mm。当然这样设计的前提是保证前套结构32与中管2、手柄31结合的稳固性不受影响。前套结构32为复合材料材质、呈中空圆锥状、底部较大、顶部较小。其中,复合材料材质可以采用碳纤维、玻璃纤维、或芳纶(克维拉)纤维与环氧树脂的复合材料。由于复合材料材质具备优良的化学特性和物理特性,决定了其优良的力学性能,这种优良的力学性能能够使前套结构32的弹性与柔韧度增加,即使在复杂多变的气候条件下,也不容易发生脆化等现象。此处并不要求前套结构32的侧面为完全规则的圆锥侧面,其表面可以内凹,也可以外凸,更可以为规则的圆锥侧面。
通过此复合材料材质的前套结构,本实用新型较现有技术的球拍更能发挥击球威力;同时,复合材料材质的前套结构能够防止前套结构在寒冷气候下产生脆化、起皱、裂口等情况的出现,而且减小了球拍的重量,能使击球者精准地控制球拍击球。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申请的权利范围;同时以上的描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可明了与实施,因此其它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下所完成的等效改变或修饰,均应包含于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宁体育(上海)有限公司,未经李宁体育(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7553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浓密机扭矩自动保护装置
- 下一篇:脚部综合训练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