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超声波多相流量测试仪无效
| 申请号: | 201120074845.7 | 申请日: | 2011-03-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489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23 |
| 发明(设计)人: | 赵翼晋;许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翼晋 |
| 主分类号: | G01F1/66 | 分类号: | G01F1/6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610017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声波 多相 流量 测试仪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流量测试仪器,特别运用于油、气、水三相井或油-水、气-水井中测量油、气流量的智能化测试仪。
背景技术
石油采油施工作业,需要测量油、气、水三相流量。至今对油、气、水三相流量和高含水两相流的油、气流量还没有完善的解决方案。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专利号为ZL03250304.0的专利和专利号为ZL200820141159.5的超声波多相流量测试仪专利产品都是以前本人和/或学生许勇的发明创造。这些均存在进一步改进的必要,如噪声干扰过大,接收传角过小、使用不够方便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专用于测量油气流量的超声波多相流量测试仪。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超声波多相流量测试仪,包括超声波换能传感器:设置在上外筒(1)中的发射头(2),相互绝缘的发射片(5)和接收片(4),以及井下和井上电路,如图1所示,所述发射片(5)设置在发射头(2)后端面中心位置;发射头后端面与发射头前端圆锥底面之间的距离为5mm-40mm;在传感器上外筒(1)上端与发射头(2)之间装有隔声套(3)。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因以下特点产生出新的有益效果。其一,取消了透声套,引入了隔声套,增强了有效发射功率,大大降低了噪声干扰信号,很方便在现场使用,并且延长了传感器的有效使用寿命。其二,对发射头形状进行了重新设计,有效地控制发射和接收的张角,便于油、气信号在频带上分开,不产生交叉干扰,从而更加有利于处理油气信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超声波换能传感器的结构图。
图2是图1所示发射头部分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例1:一种超声波多相流量测试仪,包括超声波换能传感器:设置在上外筒(1)中的发射头(2),相互绝缘的发射片(5)和接收片(4),以及井下和井上电路,如图1所示,所述发射片(5)设置 在发射头(2)后端面中心位置。
具体实施例2:一种超声波多相流量测试仪,包括超声波换能传感器:设置在上外筒(1)中的发射头(2),相互绝缘的发射片(5)和接收片(4),以及井下和井上电路,如图1所示,所述发射片(5)设置在发射头(2)后端面中心位置;所述接收片为圆环形,该圆环形接收片设置在发射头(2)后端台肩上。
具体实施例3:一种超声波多相流量测试仪,包括超声波换能传感器:设置在上外筒(1)中的发射头(2),相互绝缘的发射片(5)和接收片(4),以及井下和井上电路,如图1所示,所述发射片(5)设置在发射头(2)后端面中心位置;所述发射头后端面与发射头前端圆锥底面之间的距离为5mm。
具体实施例3:一种超声波多相流量测试仪,包括超声波换能传感器:设置在上外筒(1)中的发射头(2),相互绝缘的发射片(5)和接收片(4),以及井下和井上电路,如图1所示,所述发射片(5)设置在发射头(2)后端面中心位置;所述发射头后端面与发射头前端圆锥底面之间的距离为40mm。
具体实施例4:一种超声波多相流量测试仪,包括超声波换能传感器:设置在上外筒(1)中的发射头(2),相互绝缘的发射片(5)和接收片(4),以及井下和井上电路,如图1所示,所述发射片(5)设置在发射头(2)后端面中心位置;所述传感器上外筒(1)上端与发射头(2)之间装有隔声套(3)。
具体实施例5:一种超声波多相流量测试仪,包括超声波换能传感器:设置在上外筒(1)中的发射头(2),相互绝缘的发射片(5)和接收片(4),以及井下和井上电路,如图1所示,所述发射片(5)设置在发射头(2)后端面中心位置;所述传感器上外筒(1)上端与发射头(2)之间装有隔声套(3)。该隔声套用非金属材料制成。
井下电路的输出信号经电缆传输至井上电路,井上电路由放大、解调电路、相互并联的带通滤波及高通滤波器,该两组滤波器分别级联油信号处理电路以及气信号处理电路,最终分别输出相应的油气流量信号至存储和显示装置。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工作原理与ZL03250304.0基本相同,现在地面电路的大部分可由计算机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翼晋,未经赵翼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7484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广谱杀虫色板
- 下一篇:铈锆复合氧化物粉碎收集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