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炼锰锰/渣分离槽无效
| 申请号: | 201120074380.5 | 申请日: | 2011-03-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811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1 |
| 发明(设计)人: | 王连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连玉 |
| 主分类号: | C22B47/00 | 分类号: | C22B47/00;B01D21/02 |
| 代理公司: | 葫芦岛天开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30 | 代理人: | 魏勇 |
| 地址: | 125300 辽宁省葫芦岛***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炼锰锰 分离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是冶金领域的设备,具体地说是炼锰锰/渣分离槽。
背景技术
目前在锰矿石冶炼过程中,自然状态下,锰矿中通常含有少量的铁,锰铁矿石与石灰石和焦炭在电炉中加热冶炼获得金属锰液体,从电炉中的排出的金属锰液体和含铁矿渣一并流入到锰液包内。通常使用的锰液包为锅形结构,锰和渣排出管设置在包上口的中央部位,锰与渣一并向包中流泻,由于锰与渣混合排出,随着排出溅射作用,锰中的铁被溅入到渣内,随着排渣而被排掉,所排出的渣中含铁量在1%左右。为了回收铁,后续还需将渣进行磁选,浪费了动力和工时。
由于采用圆口锅形结构的包,而排出口设置在包的中央部位,因此,锰中的铁随着排渣排出,要想回收利用,就需进行磁选。这是锰矿冶炼过程长期难以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能够在锰冶炼中不产生铁的浪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炼锰锰/渣分离槽。该分离槽在椭圆或长方形的槽体一侧设置流板的结构,解决渣中不含铁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
在槽体的一侧设有流板,在槽体上部与流板相对一侧设有排渣口,在槽体下部设有锰液排放口。
槽体上口为椭圆形或长方形。
积极效果,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分离槽中具有流板,所以不会产生锰与渣的喷溅现象,而且渣中不含有铁,节省了铁回收能源和人力的消耗。适宜锰矿石冶炼金属锰中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分离槽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椭圆形分离槽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长方形分离槽示意图
图中,1.槽体,2.流板,3.排渣口,4.锰液排放口。
具体实施方式
据图所示,在槽体1的一侧设有流板2,在槽体上部与流板相对一侧设有排渣口3,在槽体下部设有锰液排放口4。
槽体上口为椭圆形或长方形。
流板为斜平面结构,有利于锰液与液态渣的分离,避免喷溅。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
炼锰炉的锰和渣的排出口置于分离槽的流板上部,锰液与含铁渣一并从冶炼炉排出口流到流板上,受锰与渣的比重作用,锰液沉降在分离槽的下部,渣从分离槽的上部排渣口处排出,打开锰液排放口将锰液放出。
由于分离槽上设有流板,所以锰、渣流通过流板流入到分离槽内时不会产生喷溅作用,不但能够将锰和渣分离,还能够使渣中的铁存留在锰液当中,从而避免渣中铁的回收所造成的能源和工时消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连玉,未经王连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7438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