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全自动管材修复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74321.8 | 申请日: | 2011-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000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25 |
发明(设计)人: | 张春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春梅 |
主分类号: | B23P23/04 | 分类号: | B23P23/04;B23P6/04 |
代理公司: | 昆明今威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15 | 代理人: | 赛晓刚 |
地址: | 637411 四川省南***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自动 管材 修复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全自动管材修复设备,能使管材焊缝一次性完成焊接、粗磨、细磨、精磨工序。属不锈钢管材修复领域
背景技术
不锈钢管材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品,为了降低损耗,必须将不合格品进行焊接修理,返修成合格的管。通常的做法是通过人工进行手工氩弧焊,焊接成型后,第一步用角磨机对焊缝粗磨(用颗粒较粗的砂轮对焊缝凸起的部位进行修平),第二步将管放到另一台单磨头抛光机上进行细磨(对焊缝细磨,磨头的颗粒较细),第三步将管放到第二台单磨头抛光机上打磨(对焊缝精磨,磨头的颗粒非常细),一条需进行焊接修理的管要经过四个岗位烦锁的人工操作。
主要存在以下缺点:1、要求用手工对焊缝这条细线进行打磨,很难控制管材匀速地向磨头进给,很难控制磨痕的宽度,很难控制磨痕的深度,会在管材焊缝周围形成凹凸不平的磨痕,严重影响外观;2、打磨所用磨头均比焊缝的宽度要宽,在打磨焊缝的同时,一定会磨掉焊缝两边正常的表面,因此必须要在正常表面和焊缝的打磨面间形成一个非常平滑的过渡区,让人的视觉感觉不出表面高度的变化,通常的手工打磨完全不能达到这个效果;3、圆管和方管的打磨方向必须要不一致,磨头旋转的平面与圆管的轴心线要垂直,与方管的轴心线要平行,由于手工打磨的磨头固定,造成磨头旋转的平面与方管的轴心线垂直,方管表面上这种垂直的磨痕在后序的抛光过程中很难抛亮;4、一条管从焊接到打磨成型要经过几道工序,换几个岗位操作,至少需要10分钟以上,效率太低;5、由于通常采用的手工焊接速度慢,又没有快速让焊缝冷却的装置,焊接时发热量大,焊缝周边受热后管材会变形严重。
由于修理的管质量不稳定,修理管数量太多时将大大降低管材的整体质量, 这成为管材企业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工艺的缺点,使管材焊缝的焊接、粗磨、细磨、精磨工序一次性连续完成,管材修理部位的物理性能、化学性能以及外观质量与成品管无异,完全达到合格管的要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全自动管材修复设备,包括焊机、送丝机、磨头、工作台(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自动焊枪机构、数个曲线打磨机构、膨胀机构、行程机构、冷却机构、组合夹具和整机机架;膨胀机构的膨胀块从管材的内部与焊缝(109)膨胀连接,组合夹具从管材的外部与管材连接,将管材固定在工作台(2)上;行程机构通过传动装置与管材的焊缝(109)连接,自动焊机构和数个曲线打磨机构安装在焊缝经过的路径上;或者,行程机构通过传动装置与自动焊枪机构和数个曲线打磨机构相连接,管材的焊缝固定在自动焊枪机构和数个曲线打磨机构移动的路径上。
膨胀机构主要由膨胀块(13)和膨胀块内部的锥形拉杆(34)组成,锥形拉杆(34)通过连接件与动力装置(38)相连,膨胀块(13)通过传动装置与动力装置(36)相连接,动力装置(36)带动膨胀块(13)沿轴线旋转,同时带动固定在膨胀块(13)外部的焊缝(109)旋转;连接管(89)一端与膨胀块(13)连接,另一端与空心轴(32)连接,空心轴(32)通过轴承固定在轴承座(31)内,空心轴(32)上固定有信号盘(93)和皮带轮(33),信号盘(93)边缘安装有感应开关(94),皮带轮(33)通过传动带(84)与电机(36)相连接;锥形拉杆(34)的拉杆部分穿过膨胀块(13)连接管(89)空心轴(32)与连接件(35)相连,通过连接件(35)与气缸(38)相连接,锥形拉杆(34)通过导向平键(98)与空心轴(32)相连接。
行程机构由动力装置和传动装置构成,动力装置(电机39)轴上的齿轮与齿条(85)齿合,电机(39)固定在滑台(51)上,齿条(85)固定在导轨座(90)上,滑台(51)的边缘安装有行程触块(49),导轨座(90)的边缘安装有行程开关(50)、(52)、(53)、(54); 这种动力装置包括但不限于电机,这种传动装置包括但不限于齿轮传动装置。
曲线打磨机构主要由磨头上下行程部分、磨头前后行程部分、摇臂装置、磨头换向装置组成,磨头上下行程部分主要由动力装置和传动装置组成,动力装置通过传动装置带动磨头上下移动,磨头前后行程部分主要由动力装置(或手动)和传动装置组成,动力装置(或手动)通过传动装置带动磨头前后移动;磨头上下行程部分的电机与丝杆相连、丝杆与滑块相连、滑块安装在导轨上;磨头前后行程部分的带柄丝杆一端与燕尾滑台的下半部分连接、一端与滑台内的螺母连接、螺母与燕尾滑台的上半部分连接;使磨头作上下移动或前后移动的传动装置包括但不限于丝杆传动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春梅,未经张春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7432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立方氮化硼合成块及其整合式导电密封塞
- 下一篇:微型磁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