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进的饮料罐开口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74003.1 | 申请日: | 2011-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992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05 |
发明(设计)人: | 张景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景铭 |
主分类号: | B65D17/50 | 分类号: | B65D17/50;B65D85/72 |
代理公司: | 乌鲁木齐新科联专利代理事务所(有限公司) 65107 | 代理人: | 王志刚 |
地址: | 84100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 饮料 开口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饮料罐开启装置领域,特别是一种改进的饮料罐开口装置。
背景技术
现实生活当中,朋友,家人同事聚会时,都会开启一些饮料,作为佐餐之用,但是,目前市面上销售的饮料罐的开口装置因其结构上存在的缺陷,开启时,由于内外压力的失衡,因此向外倒饮料时,饮料会急速的向外涌出,甚至喷洒,不仅浪费了饮料,常常还会飞溅到客人身上,造成不小的麻烦,也比较尴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但合理的开口装置,使得人们在开启饮料罐后,向外倒出饮料时,饮料会平稳的向外流出,不飞溅。
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改进的饮料罐开口装置,在饮料罐顶部设置有饮料出孔,在饮料出孔的内侧边缘处固结着垫板,饮料罐顶部的连通口则设置在垫板的另一侧;开口板固结在垫板上,开口板上的封孔端与饮料出孔相配合,固结在开口板上的封口塞与饮料罐顶部的连通口相互配合,开口板上的一端设置有拉环。开口板为不锈钢薄片或硬质塑料板。拉环为不锈钢环或硬质塑料环或软质塑料环。垫板为不锈钢薄片或硬质塑料板。封口塞为木塞或塑料胶塞。
使用时,人们可以提拉拉环装置,向上抬起开口板,此时,由于垫板起到了一个支撑作用,开口板就类似一个杠杆,开口板的封孔端向下有一个作用力,将饮料罐上封闭饮料出孔的薄膜捅破,与此同时,开口板上的封口塞随着开口板向上的作用力,从连通口中拔起,使得饮料罐内外气流相通,由此解决了饮料罐内外压力的变化,此时,向外倾倒饮料就不会发生飞溅的的情况。如果,打开的饮料没有饮用完,可以向下按开口板,由于开口板的封孔端与饮料出孔的表面积等大,以及封口塞与连通口的大小一致,可以将饮料出孔和连通口合闭住,不会向外流出饮料,下次还可以再次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采用这种改进的饮料罐开口装置,不仅在结构上更加合理,同时,开启和闭合也十分的方便,使用者使用也很安心。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饮料罐开口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饮料罐开口装置开口板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饮料罐开口装置饮料罐顶部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及图3所示一种改进的饮料罐开口装置,包括开口板1,在饮料罐顶部设置有饮料出孔5,在饮料出孔5的内侧边缘处固结着垫板4,饮料罐顶部的连通口3则设置在垫板4的另一侧;开口板1固结在垫板4上,开口板1上的封孔端6与饮料出孔5相配合,固结在开口板1上的封口塞2与饮料罐顶部的连通口3相互配合,开口板1上的一端设置有拉环7。开口板1为不锈钢薄片或硬质塑料板。拉环7为不锈钢环或硬质塑料环或软质塑料环。垫板4为不锈钢薄片或硬质塑料板。封口塞2为木塞或塑料胶塞。
使用时,人们可以提拉拉环装置,向上抬起开口板,由于垫板起到了一个支撑作用,开口板就类似一个杠杆,开口板的封孔端向下将饮料罐饮料出孔的薄膜捅破,开口板上的封口塞随着开口板向上的作用力,从连通口中拔起,使得饮料罐内外气流相通,由此解决了饮料罐内外压力的变化,此时,向外倾倒饮料就不会发生飞溅的的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景铭,未经张景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7400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