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艾炷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73918.0 | 申请日: | 2011-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520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30 |
发明(设计)人: | 杨柳;陈锦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中医药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H39/06 | 分类号: | A61H3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0108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艾炷。
背景技术
艾炷灸是中医一种常用的技术操作,是采用温热效验与中药艾叶药理效验共同发挥作用的中医方法。作为中医艾炷灸的主要材料,应用于治疗、护理、养生、保健、美容等领域。艾炷灸是将纯净的艾绒捏成艾炷,置于应灸的穴位上,用火点燃其尖顶部使其徐徐燃烧。艾炷灸所需艾炷的原料艾绒要干燥,这样艾炷在点燃后导热、受热才会均匀,功效才更显著。
目前所用的艾炷存在的缺点:使用者自行将艾绒在手心上捏造成大小不等,形状各异艾炷,会导致艾灸实施过程中导热、受热不均匀,影响功效,甚至出现艾绒松散脱落烫伤人体的意外危险;且艾绒为散装,一旦部分艾绒受潮,就会影响整袋的干燥,既影响功能效果,又造成浪费损失。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克服目前所用的艾炷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新型艾炷。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艾炷外观上呈上尖底平的圆锥形,艾炷的侧面和底面上相应地设有包裹蜡纸,艾炷侧面的包裹蜡纸展开形状为齿边半圆形,艾炷底面的包裹蜡纸为圆形。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其优点有:
1、导热、受热均匀,功效能达到预期效果;
2、使用方便,不易发生危险;
3、严密包装,不会受潮,避免浪费;
4、运输、携带方便,占用空间较小,无需另加缓冲材料就可避免挤压变形。
附图说明
图1是未包装的单个上尖底平的圆锥形艾炷示意图;
图2是图1艾炷包裹蜡纸后的本实用新型透视图;
图3是包裹在图1艾炷侧面的蜡纸展开形状示意图;
图4是包裹在图1艾炷底底面的蜡纸形状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产品置于包装片中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了解本实用新型,以下通过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但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艾炷外观上呈上尖底平的圆锥形(如图1所示),艾炷的侧面和底面包裹蜡纸:艾炷侧面的包裹蜡纸展开形状为齿边半圆状(如图3所示),这样形状的好处是,便于包裹艾炷的底面;艾炷底面的包裹蜡纸为圆形(如图4所示)。
本实用新型的艾炷用模具机械批量制作成形,制出规格统一的圆锥形艾炷,每个艾炷外面包裹具有防潮、防湿效果的蜡纸,严密包扎,然后每一打(12只)本实用新型的艾炷包装有一层热收缩包装膜,经热收缩包装机包装后置于包装片中(如图5所示),便于出厂销售。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例,凡依上述构思所作的相类似改变,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中医药大学,未经福建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7391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