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胸腔引流管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73906.8 | 申请日: | 2011-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446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23 |
发明(设计)人: | 郑海霞;孙惠芳;隋红叶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海霞 |
主分类号: | A61M25/14 | 分类号: | A61M25/14;A61M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44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胸腔 引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医疗器械,具体是指胸腔引流管。
背景技术
目前胸腔术后使用的普通胸腔引流管为一端带有侧孔结构,对一般胸腔手术引流液稀薄、引流时间短的引流效果尚可,但对创伤大或胸腔污染较重,需长时间放置引流管者,如肺化脓症手术,部分食管手术,对脓胸、血胸、乳糜胸等患者,对引流液稠厚者使用普通胸腔引流管易造成脓苔、纤维素、坏死组织等沉集在管腔或附着管壁,完全或部分堵塞引流管,造成引流不畅,不利于胸管护理。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新式的胸腔引流管,可以杜绝引流时发生的引流不畅、堵塞的现象,减少病人的痛苦,便于胸管护理。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胸腔引流管,包括一根一端封闭、并在该端侧壁设有引流孔的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流管内壁上设有一根细管,该细管由引流管一侧内管壁绕过引流管的封闭端延伸至引流管对应侧的内管壁,其开口处于引流孔的后部,该细管的另一端由引流管出口端的管壁伸出并设有针座接口。
所述引流管的封闭端呈半圆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可间断或持续冲洗胸腔引流管,使胸腔引流管保持干净,降低引流不畅的发生率。抗菌素液冲洗管腔,可降低逆行感染率。胸腔引流管封闭端呈半圆状,对胸腔组织刺激较小。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引流管,2、引流孔,3、引流管封闭端,4、细管,5、针座 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附图所示,胸腔引流管,包括一根一端封闭、并在该端侧壁设有引流孔2的引流管1,在引流管1内壁上设有一根细管4,该细管由引流管一侧内管壁绕过引流管封闭端3延伸至引流管对应侧的内管壁,其开口处于引流孔的后部,该细管4的另一端由引流管出口端的管壁伸出并设有针座接口5。
为减少胸腔引流管对胸腔组织的刺激,该引流管封闭端3呈半圆状。
使用时将引流管1置入胸腔内,冲洗时,病人取半卧位,使引流管封闭端3向上,在细管的针座接口5处可接注射器或输液器,进行冲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海霞,未经郑海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7390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