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利用加速度传感器识别用户鼠标信息的移动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72766.2 | 申请日: | 2011-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747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14 |
发明(设计)人: | 贾世坤;李涛;张旻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播思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33 | 分类号: | G06F3/033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王金双 |
地址: | 100102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加速度 传感器 识别 用户 鼠标 信息 移动 终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移动终端,尤其涉及一种利用加速度传感器识别用户鼠标信息的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鼠标自诞生以来,已经经历过近四十年的演变和发展。近十年来,随着消费型电脑的普及,鼠标的工作方式也有了翻天覆地的进步:从早期的机械滚轮鼠标到目前主流的光电鼠标再到中高端的激光鼠标……,鼠标的每一次变革无不给用户带来使用上的快感。此外,随着人们对办公环境和操作便捷性要求日益增高,无线鼠标普及也被提到日程上来,无线鼠标一般采用27M、2.4G、蓝牙技术实现与主机的无线通讯。
无论是有线鼠标,还是无线鼠标目前都是一个单独的装置,在用户携带笔记本电脑外出时,为了操作便捷,必需携带鼠标,用户感觉十分不便。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加速度传感器识别用户鼠标信息的移动终端,利用移动终端内的加速度传感器,将移动终端变为全功能鼠标,解除了用户外出必需携带鼠标的烦恼。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利用加速度传感器识别用户鼠标信息的移动终端,包括加速度传感器、数据转换模块、按键、数据编码模块,以及接口模块,其中,
所述加速度传感器,与所述数据转换模块连接,用于获取加速的值;
所述数据转换模块,其分别与所述加速度传感器和所述数据编码模块连接,用于将所述加速的值转换为屏幕上移动的距离信息;
所述按键,与所述数据编码模块连接,用于接收用户的按键信息,并将其发送给所述数据编码模块;
所述数据编码模块,其分别与所述数据转换模块、所述按键,以及所述接口模块连接,用于将上述屏幕上移动的距离信息和按键信息经进行编码;
所述接口模块,与所述数据编码模块连接,用于将上述编码信息发送到电脑。
其中,所述加速度传感器为ADXL345芯片。
其中,所述接口模块为无线发送模块。
其中,所述接口模块为蓝牙无线发送模块或2.4G无线发送模块。
其中,所述无线鼠标安装在移动终端内部。
其中,所述按键为移动终端的键盘的任一按键。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并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利用加速度传感器识别用户鼠标信息的移动终端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利用加速度传感器识别用户鼠标信息的移动终端原理框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利用加速度传感器识别用户鼠标信息的移动终端,包括加速度传感器101、数据转换模块102、按键103、数据编码模块104,以及接口模块105,其中,
加速度传感器101,与数据转换模块102连接,用于获取各个方向上的加速的值,并将所述加速的值发送给数据转换模块102;
数据转换模块102,其分别与加速度传感器101和数据编码模块104连接,用于将数据转换模块102获取的加速的值转换为屏幕上移动的距离信息,并将所述的屏幕上移动的距离信息发送给数据编码模块104;
按键103,与数据编码模块104连接,接收用户的按键信息,并将其发送给数据编码模块104;
数据编码模块104,其分别与数据转换模块102、按键103,以及接口模块105连接,将数据转换模块102发送的屏幕上移动的距离信息和按键103发送的按键信息按照微软扩展的鼠标协议进行编码,生成电脑能够识别的编码信号,并将该编码信号发送给接口模块105;
接口模块105,与数据编码模块104连接,用于将数据编码模块104生成的编码信号发送给电脑。本实用新型的接口模块105为无线发送模块,优选的,接口模块105选用蓝牙无线发送模块或2.4G无线发送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播思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播思软件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7276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