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普洱茶晒青的干燥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72726.8 | 申请日: | 2011-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435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23 |
发明(设计)人: | 沈彦宏;范竹君;周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彦宏;范竹君;周祥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代理公司: | 昆明协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3108 | 代理人: | 谢嘉 |
地址: | 650011 云南省昆明市盘***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普洱茶 干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茶叶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使用方便、适用于普洱茶叶制作的晒青干燥装置。
背景技术
茶叶素有健身、治疾之药物疗效,又富欣赏情趣,可陶冶情操,而品茶已有几千年的悠久历史,浓厚的茶文化是中国文化中的一朵奇葩,芬芳而甘醇。普洱茶是云南省传统的特色名茶,具有独特的生产工艺、产品特征和保健功能,受到国内外广大消费者的青睐。近年来普洱茶产业迅速成长为云南省最具发展潜力的特色优势生物资源产业之一,发展前景十分广阔。普洱茶的生产一般要经过茶叶采摘、杀青、揉捻、晒青和后期制作几道工序。普洱茶属于后发酵茶,其中晒青是决定普洱茶特质的最为重要的环节,过低或过高的干燥温度均会影响其品质。传统的晒青方式为自然日光晒青,其受自然气候条件影响很大,有无阳光或阳光照射时间的长短直接决定着普洱茶的好坏。并且,传统的晒青方式多在室外空旷场地进行,其卫生条件也很难保证。因此,现在市场上的普洱茶无论档次高低其在饮用时都必须要先经过清洗,即所谓的“洗茶”。为此,本设计人经过潜心研究,研制开发出一种使用方便的普洱茶晒青干燥装置,试验证明,应用效果良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特别适合于普洱茶晒青环节的干燥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普洱茶晒青的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座和物料筒,物料筒上开有物料进出口,沿物料筒轴心设置有一端封闭的进风管,进风管壁上设有出风孔,物料筒与进风管通过轴承动配合;所述物料筒壁上设置排风孔;进风管的两端与机座固定连接,传动装置与所述的轴承相连接。
所述的出风孔在进风管壁上不均匀排列。
所述的排风孔在物料筒壁上均匀排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控制进风管的风温,实现茶叶晒青干燥的温度,解决了因天气环境变化因素对茶叶晒青的影响,保证茶叶晒青后的良好品质。
2、本实用新型采用物料筒盛放茶叶原料,避免了传统晒青方式下将毛茶原料放于地面上晾晒导致茶叶不卫生的状况。
3、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适于推广。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座,2-进风管,3-轴承,4-物料进出口,5-排风孔,6-物料筒,7-传动装置,8-出风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以任何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教导所作的任何变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普洱茶晒青的干燥装置,包括机座1和物料筒6,物料筒6上开有物料进出口4,沿物料筒6轴心设置有一端封闭的进风管2,进风管2壁面上设有出风孔8,物料筒6与进风管2通过轴承3动配合;所述物料筒6壁面上设置排风孔5;进风管2的两端与机座1固定联接;进风管2的一端安装有传动装置7,传动装置7与所述的轴承3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将普洱茶叶原料由物料进出口装入物料筒内,干燥风由进风管导入并由出风口吹入物料筒内,对茶叶原料进行干燥,最后经由物料筒壁上的排风孔排出。整个过程中,物料筒由设置于进风管封闭端的传动装置驱动,进行匀速旋转。
进入进风管的风可以根据普洱茶原料的情况选择自然风或者加热风。
根据普洱茶的特性对进风管上的出风孔、物料筒壁面上的排风孔采用不均匀排列或者均匀排列形式。
该干燥装置并不局限于普洱茶的生产,也可以用于其它物料的干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彦宏;范竹君;周祥,未经沈彦宏;范竹君;周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7272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搅拌桨叶脱糖罐
- 下一篇:防治虫害及驱赶鸟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