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倍率圆柱型超级电容器电芯无效
| 申请号: | 201120072671.0 | 申请日: | 2011-03-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256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2 |
| 发明(设计)人: | 张华;苏迎东;凌付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双登科技发展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G9/008 | 分类号: | H01G9/00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2552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倍率 圆柱 超级 电容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超级电容器,特别涉及一种高倍率圆柱型超级电容器电芯。
背景技术
超级电容器具有功率密度大,充放电速度快、使用寿命长、工作温度范围宽、免维护、经济环保等优点,在工业电器、消费电子、交通运输、绿色能源领域高功率脉冲、瞬时功率保持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
高功率脉冲和瞬时功率都要求超级电容器具有较低的等效串联内阻。一般来说,超级电容器内阻由电解液电阻、电极活性层电阻、电极活性层与集流体的接触电阻、集流体电阻、极耳电阻等几部分组成。目前,人们更多的还是从电极导电性能等方面来改善、很少有从电容设计结构方面来优化和改善的,对超电容制造企业来说,电极导电性的改善主要局限于集流体、导电剂的类型、含量等,可变的因素较少。现有超级电容器的正负极片采用单极耳,极耳处于极片一端,导电面积较小,使得电容器内阻难以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降低电容器内阻,提高电容器倍率性能的高倍率圆柱型超级电容器电芯。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高倍率圆柱型超级电容器电芯,包括正极片、负极片、正极耳、负极耳和隔膜,其改进之处在于:正、负极极片具有多个极耳,所述极片卷绕后正、负极耳分别位于同一条直线上。
所述正极片具有2个以上的极耳,展开后排布在极片同一侧,极耳间的距离逐渐增大;所述负极片具有2个以上的极耳,展开后排布在极片同一侧,极耳间的距离逐渐增大;所述正、负极片极耳宽度为圆柱型超级电容器外径周长的1/10到1/4;所述正、负极片和隔膜至少各为1片。
本实用新型用于软包装及金属外壳的超电容,完全从工艺结构的角度降低超电容的内阻,提高超电容的倍率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与传统的正负极片采用单极耳,处于极片一端的极片设计相比,提高极片极耳的数量,增加导电面积,可明显降低电容内阻,提高电容的倍率性能。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极耳焊接方便,极耳数量根据电容器规格大小而定,可多至20个以上,应用范围广。通过理论分析进行结构优化,在没有明显增加电容制造成本的同时,有效降低电容内阻,提高电容器的倍率性能,具有显著的实用价值和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圆柱型超级电容器电芯结构示意图;
图2为圆柱型超级电容器电芯中正极片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3为圆柱型超级电容器电芯中负极片展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制造步骤为:首先采用常规方式进行超电容的混料涂布,并根据超级电容器容量大小裁切极片及极耳,超级电容器正极极片、负极极片,并在正、负极间以隔膜分隔,通过卷绕形成电芯,焊接极耳,随后以软包装膜或金属壳装配电芯。
通过注液孔向超级电容器内注入非水电解液,搁置后对超级电容器进行化成,化成结束后对超级电容器进行抽液后密封,完成超级电容器制作。
本实用新型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本实施例中,正极片1、负极片2和隔膜3各为1片,正极片1具有4个正极耳4,展开后排布在极片同一侧,极耳间距由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增大;负极片2具有4个负极耳5,展开后排布在极片同一侧,极耳间距由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增大。正、负极片用隔膜隔开,卷绕成电芯后,正极耳4和负极耳5分别位于同一直线上,便于焊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双登科技发展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双登科技发展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7267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帽子
- 下一篇:一种采用绝对编码器的主机遥控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