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延时报警联锁控制电路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72669.3 | 申请日: | 2011-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514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31 |
发明(设计)人: | 满庆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满庆宏 |
主分类号: | B60R25/10 | 分类号: | B60R2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延时 报警 联锁 控制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报警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GPS定位报警、能防止误报警的延时报警联锁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目前,城市有很多出租车和私家车都安装了GPS定位装置,GPS定位装置设有报警功能,安装了GPS定位装置的出租车,都安装了报警功能。出租车在营运过程中,若驾驶员感觉自己有可能受到伤害(或被劫持等),可在其他人不知不觉中按报警开关报警,GPS报警与110报警台连动,根据GPS定位,调集警力解救,避免人身伤亡事故的发生。
现有GPS定位报警系统,由于出租车司机在操作中会误按报警开关,因为误报警的太多,浪费了很多的警力,所以,现在只要GPS报警,GPS公司马上和报警的车辆通话,询问发生了什么事。这样做更增加了司机的危险性,并且会激怒不法分子,使司机受到更大的伤害。现在装有GPS报警的出租车,如果驾驶员意识到自己有危险存在,也不敢按报警开关。所以,GPS报警功能可以说形同虚设,实用性不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延时报警联锁控制电路,它结构科学合理,可有效地防止误报警的发生,解决了传统报警系统浪费警力的缺陷,增强了GPS报警功能的实用性,便于推广。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是由电阻R1-R3、电容C1-C2、三极管Q1-Q2、报警开关K1-K2、解除报警开关K3、继电器J1-J3和发光二极管L组成,电阻R1一端分别与继电器J1线圈一端、电阻R2一端、继电器J2线圈一端、继电器J1的触点J1-1一端、继电器J3的触点J3-3一端、解除报警开关K3一端连接,解除报警开关K3另一端连接至电源正极;电阻R1的另一端与报警开关K1一端连接,报警开关K1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1正极、三极管Q1基极连接,继电器J1线圈另一端分别与三极管Q1集电极、继电器J3的触点J3-1一端连接,电容C1负极、三极管Q1发射极、继电器J3的触点J3-1另一端均连接至电源负极;电阻R2的另一端与报警开关K2一端连接,报警开关K2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2正极、三极管Q2基极连接,继电器J2线圈另一端分别与三极管Q1集电极、继电器J3的触点J3-2一端连接,电容C2负极、三极管Q2发射极、继电器J3的触点J3-2另一端均连接至电源负极;继电器J1的触点J1-1另一端与继电器J2的触点J2-1一端连接,继电器J2的触点J2-1另一端与继电器J3的线圈一端连接,继电器J3的线圈另一端连接至电源负极;继电器J3的触点J3-3另一端与电阻R3一端连接,电阻R3另一端与发光二极管L一端连接,发光二极管L另一端连接至电源负极;继电器J3的触点J3-4两端连接在GPS报警的开关上。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两个报警开关K1、K2分别安装在车的不同的位置,电路设定只有在设定的时间间隔内,报警开关K1、K2都动作了,继电器J1、J2、J3才会自锁报警(一般设定间隔时间为10秒,通过选择电容C1、C2的大小来调整间隔时间)。发光二极管L可安装在汽车仪表盘上,灯亮说明报警发出,由此驾驶员可确定报警是否发出,从而防止误报警的发生。
本实用新型结构科学合理,可有效地防止误报警的发生,解决了传统报警系统浪费警力的缺陷,增强了GPS报警功能的实用性,便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满庆宏,未经满庆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7266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