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干法纺制聚酰亚胺异形纤维的喷丝板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072159.6 | 申请日: | 2011-03-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624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07 |
| 发明(设计)人: | 方念军;王士华;胡爱林;陶明东;邵绪泽;詹永振;郭涛;严成;陈桃;张清华;徐圆;夏清明;陈大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奥神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1D5/253 | 分类号: | D01D5/253 |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王彦明 |
| 地址: | 222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干法纺制 聚酰亚胺 异形 纤维 喷丝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干法纺丝技术,特别是一种用于干法纺制聚酰亚胺异形纤维的喷丝板。
背景技术
作为一种高技术纤维,聚酰亚胺纤维材料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能、优异的热机械性能和突出的耐辐照性能,已经成为工业开发的热点品种。基于美国专利3985934的P84纤维是目前为止唯一商业化的聚酰亚胺纤维品种,其纤维截面呈不规则的三叶形,有效地提高了纤维的比表面积,因此广泛地应用于工业废气除尘领域。由于技术封锁的原因,目前国内聚酰亚胺纤维的工业化正在试验中,而对聚酰亚胺异形纤维的探索也刚起步。采用将聚酰胺酸浆液干纺制得聚酰亚胺纤维前躯体后经环化失水转化为聚酰亚胺纤维也是制备聚酰亚胺纤维的一个途径,并且由于可以避免使用高沸点、高毒性的溶剂,被证明了是一种相当具有工业化潜力的工艺路线。但目前采用干纺路线制备聚酰亚胺纤维的报道如美国专利3415782及4640972没有任何涉及异形聚酰亚胺纤维或者用于制造这种异形纤维的喷丝板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用于干法纺制聚酰亚胺异形纤维的喷丝板。采用这种喷丝板得到的聚酰亚胺纤维异形度较大,并能够获得良好的强度和比较低的纤度,能够有效提高纤维对工业废气中烟尘的截留效率。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用于干法纺制聚酰亚胺异形纤维的喷丝板,包括喷丝板主体,在喷丝板主体上设有若干喷丝孔,其特点是:所述喷丝孔由锥形的导流孔和异形的毛细孔组成。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导流孔的锥度为0.1~0.5。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毛细孔的厚度为5~50微米。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喷丝孔在喷丝板主体上均匀排列,孔数为4~500个。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毛细孔为中心对称结构,其截面形状为三叶形、四叶形、五叶形、六叶形、七叶形、八叶形中的一种或几种。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所提供的喷丝板是专为干法纺制聚酰亚胺异形纤维设计,适用于聚酰亚胺前躯体纤维的干法纺丝特性。由于干纺聚酰亚胺的前躯体纺丝浆液聚酰胺酸与溶剂存在很强的氢键络合作用,导致在毛细孔的出口处溶液细流中溶剂的蒸发速率跟不上细流的在出口处的挤出胀大,这样细流的横截面就会向圆形变化,降低了初生纤维的异形度。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喷丝板,不同于常规异形结构的喷丝板,充分考虑到了溶液在出口处的挤出胀大,采用横截面具有对称中心、异形度更大的毛细孔,使溶液细流在挤出后即使有挤出胀大也会保留较大的异形度,从而使制成的聚酰亚胺纤维具有比较大的比表面积,提高了其对工业废气中烟尘的截留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图。
图2为喷丝孔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用于干法纺制聚酰亚胺异形纤维的喷丝板,包括喷丝板主体1,在喷丝板主体1上设有若干喷丝孔2,所述喷丝孔2由锥形的导流孔4和异形的毛细孔3组成。所述锥形的导流孔的特征为锥度在0.1至0.5之间,所述毛细孔的厚度为5微米至50微米之间,毛细孔3为中心对称结构,其截面形状为三叶形、四叶形、五叶形、六叶形、七叶形、八叶形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喷丝孔在喷丝板上均匀排列,孔数在4至500个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奥神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江苏奥神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7215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的眼镜
- 下一篇:鹌鹑育雏期专用饮水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