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急诊吸氧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1120071998.6 | 申请日: | 2011-03-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059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12 |
| 发明(设计)人: | 苗金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苗金丽 |
| 主分类号: | A61M16/00 | 分类号: | A61M16/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71608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急诊 吸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具,尤其是一种新型急诊吸氧装置。
背景技术
在急诊手术抢救中,患者往往需要吸氧。对于一些特殊的病人,除了吸氧,往往还要切开气管直接吸氧。
但普通的吸氧装置没有这样的连接装置,一旦需要,只能另接一条通往气管的吸氧气管,这样时间会大大浪费,这对于分分秒秒即是生命的急诊抢救是极为不利的。
因此,需要一种新型急诊吸氧装置以更好的解决急诊吸氧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致力于更好的解决急诊吸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急诊吸氧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急诊吸氧装置包括一端封闭的导气管、鼻部护罩和另一条通过三通管件连通外部的连接端和前述导气管的气管;其中,所述鼻部护罩设置在导气管开设导气孔的位置。
上述鼻部护罩由分别呈弧面的上部护罩和下部护罩组成。
上述鼻部护罩的内部边缘设置有长绒条带。
上述导气管开设的导气孔为2-4个。
上述鼻部护罩为透明护罩。
上述鼻部护罩通过胶带固定在鼻梁部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成本较低,但却有效解决了急诊吸氧的问题,大大提高了传统吸氧的效果,并节约资源。
附图说明
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案进行更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解决急诊吸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急诊吸氧装置。接下来具体说明该新型急诊吸氧装置。
图1示出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结构图。该吸氧装置包括一端封闭的导气管1、鼻部护罩2和另一条通过三通管件9连通外部的连接端8和前述导气管1的气管12。
其中,所述鼻部护罩2设置在导气管1开设导气孔3的位置。这样的结构可以有效减少氧气的逸出,使在鼻孔周围始终保持一定的氧气浓度,但又不至于过高。
上述导气管1上设置气阀10,上述气管12上设置气阀11,这样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和调节。
上述导气管1的两端分别为封闭端7和连接端8,连接端8进一步连接外部氧气源。
上述鼻部护罩2由分别呈弧面的上部护罩5和下部护罩4组成。
上述鼻部护罩2的内部边缘设置有长绒条带6。这个长绒条带可以有效减小护罩与病人皮肤的过多接触,同时,可以保持呼吸的畅通,并在鼻部始终保持适当的氧气浓度。
上述导气管1开设的导气孔3为2-4个,所述导气孔孔径为导气管管径的1/4-1/2。
上述鼻部护罩2为透明护罩,透明护罩方便查看病人的呼吸状况,为使用提供了方便。
上述鼻部护罩2通过胶带固定在鼻梁部位。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描述旨在说明具体实施方案的实现方式,不能理解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教导下,可以在详述的实施方案的基础上做出各种变体,这些变体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之内。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仅由所述的权利要求书进行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苗金丽,未经苗金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7199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照相和回放的实现方法
- 下一篇:一种基于场景的拍照装置、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