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适配式空气预热器密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71505.9 | 申请日: | 2011-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481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23 |
发明(设计)人: | 顾新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透平密封高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J15/18 | 分类号: | F16J15/18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0046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适配式 空气 预热器 密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密封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自适配式空气预热器的密封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大型旋转空预器结构中,其内部密封为片式密封,其结构为在旋转的转子周围设置了径向、轴向和环向密封副,密封件为可以调整的密封片,密封片紧固在能旋转的梁上。空气预热器分为空气侧和烟气侧,二者之间存在较大压差,由于密封片有一定的设计间隙,导致空气向烟气泄漏的问题,就是所说的漏风问题。正常漏风率设计值在9%左右。现有的密封片为钢性密封装置,虽然可以调整间隙,但只能在安装或停机时调整,不能在工作时调整,为了防止发生碰磨,在安装时调整的间隙较大,而空气预热器的转筒在工作的时候还会随温度变化发生不规则的隆起,导致间隙进一步加大,使实际漏风率高达20%至30%,明显增加能耗和运营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在于为了克服上述片式密封因其间隙较大而导致泄漏的缺陷,提供一种代替现有密封片或与现有的密封片配合共同安装在转筒的梁上的结构简单合理、密封性能好、泄漏量小、有利于节能和降低运营成本的自适配式空气预热器密封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自适配式空气预热器密封装置,包括设有安装孔联接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前夹板、后夹板、柔性耐磨层和弹性金属层,上述前夹板、后夹板分别固定在上述联接板的两侧,并它们的顶端超出上述联接板的顶端形成凹槽,上述弹性金属层固定在联接板和后夹板之间,上述柔性耐磨层设置在上述前夹板和弹性金属层之间,上述弹性金属层和柔性耐磨层均伸出上述前夹板和后夹板形成的凹槽。
前述的自适配式空气预热器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前夹板、后夹板和弹性金属层通过螺栓与上述联接板固定联接。
前述的自适配式空气预热器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柔性耐磨层焊接在上述前夹板和后夹板形成的凹槽中。
前述的自适配式空气预热器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柔性耐磨层由耐高温的金属丝组成。
前述的自适配式空气预热器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弹性金属层由耐高温的金属弹簧片组成。
前述的自适配式空气预热器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联接板向后夹板的一侧弯曲。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
由柔性耐磨层和弹性金属层组成的密封,其柔性和刚性适中,即使接触上转筒,也不影响空气预热器的正常运转,因柔性耐磨层的柔性和耐磨性较好,对弹性金属层起着保护的作用;
弹性金属层能够始终适度与扇形板接触,做到零间隙密封。具有能有效阻止介质外漏,又可以防止外界周围环境的介质进入密封腔室的内漏。泄漏量仅为普通式密封的设计泄漏量的1/5~1/20,可降低到0.5~2%。密封效果好和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自适配式空气预热器密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自适配式空气预热器密封装置的安装后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自适配式空气预热器密封装置与现有的密封片配合安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联接板,2、安装孔,3、前夹板,4、后夹板,5、柔性耐磨层,6、弹性金属层,7、焊接区,8、螺栓,9、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的转筒的梁,10、现有密封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具体的介绍。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自适配式空气预热器密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自适配式空气预热器密封装置的安装后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自适配式空气预热器密封装置与现有的密封片配合安装的结构示意图。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包括:联接板1、前夹板3、后夹板4、柔性耐磨层5、柔性金属层6。
如图1所示,前夹板3、后夹板4分别固定在联接板1的两侧,从图1中可以看出,前夹板3和后夹板4的均超过联接板1的顶端,从而联接板1的上端面和前夹板3和后夹板4的侧壁组成了凹槽,该凹槽主要为了对柔性耐磨层5、弹性金属层6起到有效的支撑。
弹性金属层6固定在联接板1和后夹板4之间,柔性耐磨层5固定在弹性金属层6和前夹板3之间,上述弹性金属层6和柔性耐磨层5均伸出前夹板3和后夹板4形成的凹槽。弹性金属层6和柔性耐磨层5是本实用新型的自适配式空气预热器密封装置的主要起到密封作用的部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透平密封高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透平密封高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7150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