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饲用益生菌厌氧培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71015.9 | 申请日: | 2011-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076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1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清;张军;田子罡;王安如;张广民;闫轶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北农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科高大北农饲料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M1/00 | 分类号: | C12M1/00;A23K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魏晓波;逯长明 |
地址: | 100080 北京市海淀区中***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饲用益生菌厌氧 培养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厌氧菌培养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饲用益生菌厌氧培养装置。
背景技术
厌氧菌是一类在无氧条件下比在有氧环境中生长好的细菌,微生物实验过程中,涉及到对符合多种条件的厌氧菌和好氧菌的培养的操作时,需要特定的条件。培养符合多种条件的厌氧菌时,必须营造一个低氧或无氧环境进行操作和培养。基于这种需要,目前,市场上有各种厌氧设备,但其造价昂贵,体积庞大,无形中增加了厌氧菌的培养成本。另外,在取少量或微量液体时使用的移液枪,属于精密仪器,使用及存放时均要小心谨慎,防止损坏,避免影响其量程。需要培养符合多种条件的厌氧菌时,需要利用移液枪将培养符合一种或多种条件的厌氧菌从一个培养腔移至另一个培养腔,期间既要小心避免移液枪损坏,还要避免厌氧菌与空气、氧气接触,移液难度较大,对工作人员的要求较高。
因此,如何降低厌氧菌移液的难度,保持厌氧菌培养过程中的无氧或少氧环境,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饲用益生菌厌氧培养装置,该培养装置结构简单,能有效降低厌氧菌的移液难度,保持厌氧菌培养过程中的无氧或少氧环境;同时,该培养装置还可以有效降低厌氧菌的培养成本,提高培养厌氧菌的效率。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饲用益生菌厌氧培养装置,包括装有第一培养基的第一培养腔、装有第二培养基的第二培养腔,还包括均连接所述第一培养腔和所述第二培养腔的第一导管和第二导管,以及分别控制所述第一导管和所述第二导管通断的第一开关阀和第二开关阀;所述第一培养腔中的液柱高度大于所述第二培养腔的液柱高度;所述第一导管与所述第一培养腔的连接口高于所述第一培养基的上液面,与所述第二培养腔的连接口高于所述第二培养基的上液面;所述第二导管与所述第一培养腔的连接口低于所述第一培养基的上液面位于该培养腔的底部,与所述第二培养腔的连接口低于所述第二培养基的上液面。
优选地,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培养腔的第一密封塞上的第一流通孔和控制所述第一流通孔通断的第一流通开关,以及穿透所述第一密封塞的第一导菌管,该第一导菌管的底部低于所述第一培养基的上液面;第一取样管,其进口与所述第一导菌管连通,其出口设有第一抽气部件和第一抽气开关;设于所述第二培养腔的第二密封塞上的第二流通孔和控制所述第二流通孔通断的第二流通开关,以及穿透所述第二密封塞的第二导菌管,该第二导菌管的底部低于所述第二培养基的上液面;第二取样管,其进口与所述第二导菌管连通,其出口设有第二抽气部件和第二抽气开关。
优选地,还包括:第三培养腔,装有液柱高度小于所述第二培养基的第三培养基,其第三密封塞上设有第三流通孔和第三流通开关,以及穿透所述第三密封塞的第三导菌管,该第三导菌管的底部低于所述第三培养基的上液面;第三取样管,其进口与所述第三导菌管连通,其出口设有第三抽气部件和第三抽气开关;第三导管,连通所述第二培养腔和所述第三培养腔,且与所述第二培养腔的连接口高于所述第二培养基的上液面,与所述第三培养腔的连接口高于所述第三培养基的上液面;第四导管,连通所述第二培养腔和所述第三培养腔,且与所述第二培养腔的连接口低于所述第二培养基的上液面,与所述第三培养腔的连接口低于所述第三培养基的上液面;第三开关阀,控制所述第三导管连通或断开;第四开关阀,控制所述第四导管连通或断开。
优选地,所述第一流通孔通过软管与外界连通,所述第一流通开关为夹式开关。
优选地,所述第一抽气部件通过软管与所述第一取样管连通,所述第一抽气开关为夹式开关。
优选地,所述第一抽气部件具体为注射器。
优选地,所述第一导管与所述第一培养腔和所述第二培养腔的接口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培养腔和所述第二培养腔的底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北农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科高大北农饲料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大北农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科高大北农饲料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7101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炉进风吹管
- 下一篇:一种基于超重力技术的液压油在线净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