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通道式扁状蛇盘管热交换器及其热交换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70850.0 | 申请日: | 2011-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832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1 |
发明(设计)人: | 连拓邦;王弋青;林志瞱 | 申请(专利权)人: | 冠昊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1/04 | 分类号: | F28D1/04;F28F1/32;F24F13/30;F24F12/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黄挺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市***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道 式扁状蛇盘管 热交换器 及其 热交换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热交换器及其热交换设备,尤指一种多通道式扁状蛇盘管热交换器及其热交换设备。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空气对空气热交换器(Air-to-Air Heat Exchanger)中,其组装方式如下:(1)提供多个铜管、及由多数鳍片所构成的一鳍片组;(2)在每一鳍片上开设供该多个铜管穿接的通孔;(3)将多个铜管分别穿过该多个通孔而串接该鳍片组;(4)将铜管与通孔之间的空隙焊接起来,以确保多个铜管穿接并固定于鳍片组上;以及(5)将穿出鳍片组的相邻二铜管以一铜制弯管焊接起来,以形成一个连续蜿蜒状的热交换器。
然而,上述结构具有下列缺点:由于在现有热交换器中,必须将铜管与通孔之间的空隙焊接起来,且必须以一铜制的弯管将穿出鳍片组的相邻二铜管焊接起来,所以可以想象整个热交换器的焊接部位相当多(甚至高达上百个部位),如此一来,势必增加焊接及组装工时与成本。另外,由于铜管与通孔之间存在有空隙,倘若有些空隙没有完全密封焊接起来的话,则会严重影响热交换器的防水与防尘效果。
承上,由于焊接部位很多,只要任一个焊接部位破裂而使热交换器内的工作流体外漏,就会使热交换器失去效能;另一方面,维修时还要仔细找出破裂处并重新焊接好才行,故现有的热交换器制程良率低且可靠性差。
另外,现有的热交换器因为铜管与鳍片之间的热接触面积为曲面而非平面,且内部的工作流体只能够与铜管内壁进行热交换,所以,现有热交换器的外部与内部的接触面积均较小,因而限制其热交换效率。
因此,如何解决上述的问题点,即成为本实用新型改良的目标。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通道式扁状蛇盘管热交换器,其易于组装并具有较低的制造成本,且具有增进的制程良率与可靠度。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通道式扁状蛇盘管热交换器,其外部与内部均具有较大的热交换面积与热交换效率。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多通道式扁状蛇盘管热交换器,包括:
一扁状管体,该扁状管体被制作成具有多个弯折段及连接该二弯折段的多个连接段,该扁状管体的内部容置有一工作流体且设有相互隔开并供该工作流体通过的多个通道;
一鳍片组,连接于该多个连接段之间以增加该扁状管体的热交换面积;以及
一隔板组,穿接该扁状管体外并将该扁状管体分隔成位于下半部的一吸热区及位于上半部的一放热区,所述隔板组设置于所述吸热区与所述放热区之间;
其中该吸热区内的该工作流体经吸热后汽化而沿着该多个通道流入该放热区内,在该放热区内经放热冷凝后利用重力而沿着该多个通道下降回到该吸热区内。
优选地,上述扁状管体是由导热性金属材料制成,且在该扁状管体的内部一体成型出多个分隔壁,该多个通道形成于该扁状管体的内壁与该分隔壁之间以及相邻二分隔壁之间。
优选地,上述隔板组是由二隔板所组成,每一隔板具有多个缺槽形成一梳齿状结构,每一缺槽的宽度等于所述扁状管体的厚度,以允许该扁状管体插入该缺槽内,该二隔板相互对接叠置并使所述扁状管体穿接夹掣于所述缺槽之间。
进一步地,上述扁状管体的至少一端分别成型有一储存部,该储存部用以使上述多个通道彼此相通而平衡每一该通道内的压力,该储存部设有与其内部相通的一填充注入头以供该工作流体注入。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热交换设备,其易于组装并具有较低的制造成本,具有增进的制程良率与可靠度,且具有较大的热交换面积与热交换效率。
为了达成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热交换设备,用以对一操作空 间进行热交换,该热交换设备包括:
一壳体,设有一第一进气口、一第一排气口、一第二进气口及一第二排气口;以及
一多通道式扁状蛇盘管热交换器,装设于该壳体内部,包括:
一扁状管体,该扁状管体被制作成具有多个弯折段及连接该二弯折段的多个连接段,该扁状管体的内部容置有一工作流体且设有相互隔开并供该工作流体通过的多个通道;
一鳍片组,连接于该多个连接段之间以增加该扁状管体的热交换面积;以及
一隔板组,穿接该扁状管体外并将该扁状管体及该壳体内部分隔成位于下半部的一吸热区及位于上半部的一放热区,所述隔板组设置于所述吸热区与所述放热区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冠昊有限公司,未经冠昊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7085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闭式冷却塔防冻冷却器用组合散热管
- 下一篇:一种激热试验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