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手动换挡杆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70792.1 | 申请日: | 2011-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611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07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昌;王昌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永信汽车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20/02 | 分类号: | B60K20/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神州华茂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58 | 代理人: | 张玉梅 |
地址: | 315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动 换挡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动车上的配件,具体涉及机动车上的换挡杆组件。
背景技术
传统的换挡杆比较轻,手感不好,并且在换挡时有挡杆有异响。因此有必要对现在的机动车换挡做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手动换挡杆组件,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传统的换挡杆比较轻,手感不好,并且在换挡时有挡杆有异响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手动换挡杆组件,由换挡杆1和防尘罩固定杆2构成;所述的换挡杆1上段为上段圆柱杆体1-1、中段为中段斜向连接杆体1-2、下段为下段扁平杆体1-3,上段圆柱杆体1-1、中段斜向连接杆体1-2和下段扁平杆体1-3连接成一体构成Z字型的换挡杆1;上段圆柱杆体1-1外套装有防尘罩固定杆2,上段圆柱杆体1-1上有一左右贯通的上段注胶孔1-4,在防尘罩固定杆2侧壁上与上段注胶孔1-4两端相对的位置处各有一个防尘罩注胶孔2-1,在换挡杆1与防尘罩固定杆2内孔之间的间隙处、上段注胶孔1-4内、防尘罩注胶孔2-1内有注入的橡胶3。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手动换挡杆组件,还具有如下特点:所述的防尘罩固定杆2上段外表面为锥形体结构,防尘罩固定杆2下段外表面为圆柱形结构。
换挡杆1的下段扁平杆体1-3上有两个左右贯通的连接孔4。
本实用新型的手动换挡杆组件,把手动换挡杆的杆上加了配重,也就是 加了个防尘罩固定杆,固定杆与挡杆接触部分用橡胶隔离,增加了配重,提高了手感,同进用橡胶消减了异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侧视图;
图3是图1的A向视图。
图中符号说明:换挡杆1、上段圆柱杆体1-1、中段斜向连接杆体1-2、下段扁平杆体1-3、上段注胶孔1-4、防尘罩固定杆2、防尘罩注胶孔2-1、橡胶3、连接孔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用最佳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参阅图1-图3,手动换挡杆组件,由换挡杆1和防尘罩固定杆2构成;所述的换挡杆1上段为上段圆柱杆体1-1、中段为中段斜向连接杆体1-2、下段为下段扁平杆体1-3,上段圆柱杆体1-1、中段斜向连接杆体1-2和下段扁平杆体1-3连接成一体构成Z字型的换挡杆1;上段圆柱杆体1-1外套装有防尘罩固定杆2,上段圆柱杆体1-1上有一左右贯通的上段注胶孔1-4,在防尘罩固定杆2侧壁上与上段注胶孔1-4两端相对的位置处各有一个防尘罩注胶孔2-1,在换挡杆1与防尘罩固定杆2内孔之间的间隙处、上段注胶孔1-4内、防尘罩注胶孔2-1内有注入的橡胶3。
所述的防尘罩固定杆2上段外表面为锥形体结构,防尘罩固定杆2下段外表面为圆柱形结构。
换挡杆1的下段扁平杆体1-3上有两个左右贯通的连接孔4。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特点:
(一)换挡杆整体分三段呈Z形,上段圆柱形,下段扁平形,中间斜连接段圆柱形,上段比下段略长,上段中间位置套有一个防尘罩固定杆;防尘罩固定杆与换挡杆接触部分用橡胶隔开。下段有二个连接孔。
(二)防尘罩固定杆上端是锥形,下端柱形,中空,中间由换挡杆穿过。下端有对称的注胶孔,橡胶通过这个孔注入到换挡杆与防尘罩固定杆形成的空间中,既填塞了两部件之间的空隙,同时注胶孔中的橡胶又起到了减小防尘罩固定杆与换挡之间产生异响的作用。
(三)换挡杆的下端有二个连接孔,用来与之相连的连杆连接。
以上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较优选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的通常变化和替换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永信汽车部件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永信汽车部件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7079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油门脚踏板
- 下一篇:一种电动或混合动力汽车用双电压复合储能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