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护手炒锅无效
| 申请号: | 201120070049.6 | 申请日: | 2011-03-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202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2 |
| 发明(设计)人: | 石阳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阳阳 |
| 主分类号: | A47J27/00 | 分类号: | A47J27/00;A47J45/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050000 河北省石家***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炒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炊事工具,特别涉及一种护手炒锅。
背景技术
传统炒锅广泛应用于宾馆、饭店的厨房,其使用方便、快捷,倍受厨师喜爱,但仍有许多不足有待改进:
1、传统炒锅直径约60公分(口径以应用需要略有差异),重量3公斤,使用时略显沉重,其首尾两端只有两只耳状结构的钢条连接(如图1、2所示),像手提电脑的提手。厨师使用时只能靠拇指与食指用力掐住3公斤以上的炒锅耳朵(含锅中菜品)实施操作,食指长期受炒锅挤压而导致食指变形,极易引发关节炎,骨质增生.
2、由于饭店炉灶火力异常强大,其火焰可轻易从炒锅与炉灶的缝隙处喷出,使厨师手部受火焰余温烘烤。锅中的烫油沸水待物,也时常飞溅到厨师的手上,疼痛难当。
3、传统炒锅尾部的耳状结构无法与炒勺密切配合,极易滑脱,在操作中引发烫伤等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炒锅容易伤手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首次提出了一种护手炒锅,以提高炒锅的方便性及安全性。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一种护手炒锅,包括锅体,所述锅体一侧设有把手,所述把手与锅体的连接一端上部设有挡板,所述把手下方设有隔热板。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与所述把手对称一侧设有挂钩。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把手为弧形。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隔热板为隔热材料制成。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把手另一端向左倾斜。
1、改良后的炒锅把手与锅体的连接一端上部设有挡板,可有效阻挡锅中的沸水、烫油等物的飞溅至手部,下方的隔热板也可阻挡炉火火焰对手部的烘烤,有效保护手部。
2、改良炒锅的把手其对称设置的挂钩可轻松卡住勺口与勺把的连接处,防止其滑脱,配合把手轻松的控制炒锅上提或左右移动,操控更安全。
3、改良炒锅的弧形把手可使左手手掌五指均衡用力,使炒锅的重量均匀的分散至整个手掌之上,避免对食指的压迫。把手的弧形结构使手握把手更舒适,而把手端部略向左倾斜可使操控者在控制炒锅转身装盘出菜的过程中,炒锅自然向右倾斜(右手握勺装盘出菜)出菜更省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列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传统炒锅主视图
图2是传统炒锅俯视图
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护手炒锅的主视图主视图;
图4是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护手炒锅的俯视图主视图;
图5是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护手炒锅的左视图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实施例。
如图3,4所述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护手炒锅,包括锅体7,所述锅体7一侧设有把手3,所述把手3与锅体7的连接一端上部设有挡板5,所述把手3下方设有隔热板4,与所述把手3对称一侧设有挂钩6。
进一步,如图3所示,所述把手为弧形。
进一步,所述隔热板为隔热材料制成。
进一步,如图5所示,所述把手另一端向左倾斜。
这样,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1、改良后的炒锅把手与锅体的连接部上端设有的挡板,可有效阻挡锅中的沸水、烫油等物的飞溅至手部,下方的隔热板也可阻挡炉火火焰对手部的烘烤,有效保护手部。
2、改良炒锅的把手其对称设置的挂钩可轻松卡住勺口与勺把的连接处,防止其滑脱,配合把手轻松的控制炒锅上提或左右移动,操控更安全。
3、改良炒锅的弧形把手可使左手手掌五指均衡用力,使炒锅的重量均匀的分散至整个手掌之上,避免对食指的压迫。把手的弧形结构使手握把手更舒适,而把手端部略向左倾斜可使操控者在控制炒锅转身装盘出菜的过程中,炒锅自然向右倾斜(右手握勺装盘出菜)出菜更省力。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阳阳,未经石阳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7004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