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低标高污水与溢流污水协同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69321.9 | 申请日: | 2011-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023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25 |
发明(设计)人: | 陈志莉;王文标;肖晓;彭小红;欧阳琳;易其臻;王靖喻;任正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E03F1/00 | 分类号: | E03F1/00;E03F5/10 |
代理公司: | 重庆辉腾律师事务所 50215 | 代理人: | 侯懋琪 |
地址: | 401311 重庆市沙坪坝***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标高 污水 溢流 协同 处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收集处理技术,尤其涉及一种低标高污水与溢流污水协同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大部分污水管道都兼具收集输送生活污水和雨水的功能,因此称为合流管道系统,将其改造为截流式合流制后,一部分合流管道因标高过低,无法接入截流干管,这部分合流管道称为低标高管道,由此也就形成了低标高管道系统。因此,排污系统主要有合流管道系统和低标高管道系统两种。
其中,合流管道系统的概况为:合流管道通过一次溢流井分别与污水处理厂和自然水体连接(一次溢流井和污水处理厂之间的管线一般采用截流干管,截流干管的过水量有限);在旱季,合流管道排泄的水量不大,不会超过截流干管的过水量,由合流管道排泄出的污水可以被全部收集,经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放到自然水体;在雨季,由于合流管道排泄的水量较大,超过截流干管的过水量,大部分污水就会翻越一次溢流井中的溢流堰,形成溢流污水,溢流污水被直接排入自然水体,对自然水体形成污染。
低标高管道系统的概况为:前文阐述了低标高管道系统的形成原因,正由于此,低标高管道无法通过截流干管连接到污水处理厂,无论旱季雨季,只能将来自低标高管道的污水直接排入自然水体,这就会对自然水体造成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现有的排污系统包括合流管道、低标高管道、污水处理厂、一次溢流井和自然水体,其中,合流管道与一次溢流井通过管线连接,一次溢流井通过管线分别与污水处理厂和自然水体连接,污水处理厂通过管线与自然水体连接,低标高管道通过管线直接与自然水体连接。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在前述的现有排污系统基础上,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低标高污水与溢流污水协同处理系统,其改进在于:在一次溢流井与自然水体之间的管线上设置二次溢流井;在低标高管道与自然水体之间的管线上设置溢流井;溢流井和二次溢流井都通过管线连接到物化处理装置,物化处理装置通过管线分别与生态处理装置和自然水体连接;生态处理装置通过管线与自然水体连接。
其中,一次溢流井与污水处理厂之间的管线为截流干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可对合流管道在雨季产生的初期溢流污水进行收集处理,同时解决了低标高管道所排泄的污水无法被处理的问题,减少了自然水体所受的污染。
附图说明
图1、现有的合流管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现有的低标高管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的低标高污水与溢流污水协同处理系统在旱季时的处理流程;
图4、本实用新型的低标高污水与溢流污水协同处理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有的合流管道系统和低标高管道系统混合设置的排污系统的结构为:它包括合流管道1、低标高管道2、污水处理厂3、一次溢流井4和自然水体5,其中,合流管道1与一次溢流井4通过管线连接,一次溢流井4通过管线分别与污水处理厂3和自然水体5连接,污水处理厂3通过管线与自然水体5连接(前述结构如图1所示),低标高管道2通过管线直接与自然水体5连接(低标高管道系统的结构如图2所示)。
在现有的混合设置的排污系统结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方案所作的改进为:在一次溢流井4与自然水体5之间的管线上设置二次溢流井6;在低标高管道2与自然水体5之间的管线上设置溢流井7;溢流井7和二次溢流井6都通过管线连接到物化处理装置8,物化处理装置8通过管线分别与生态处理装置9和自然水体5连接;生态处理装置9通过管线与自然水体5连接。
其中,一次溢流井4与污水处理厂3之间的管线为截流干管。
本实用新型的方案,为低标高管道系统专门加设一套污水处理系统(即物化处理装置8和生态处理装置9),对原来直接排放到自然水体5中的来自低标高管道2的那部分污水进行净化处理,减少了对自然水体5的污染;同时,在合流管道系统中加设二次溢流井6,对合流管道1在雨季产生的初期溢流污水进行收集,并将二次溢流井6收集到的溢流污水引入新加设的污水处理系统中,使低标高管道系统所产生的污水和合流管道1在雨季产生的初期溢流污水复用同一套污水处理系统,既对现有系统中无法收集的那部分污水进行了收集处理,又不会增加太多的成本。
针对旱季、雨季水量的不同,本实用新型的处理流程也不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6932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