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卸式防漏垃圾箱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69311.5 | 申请日: | 2011-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994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05 |
发明(设计)人: | 朱红伍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红伍 |
主分类号: | B65F1/06 | 分类号: | B65F1/06;B65F1/14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李海华 |
地址: | 402460 重庆市荣昌***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漏 垃圾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于清洁工收集、同时又能防止拾荒者翻找的垃圾箱,属于垃圾收集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垃圾箱(桶)作为垃圾处理庞大系统的一个基本单元,它遍布于大街小巷,承担着垃圾收集和分类的第一道任务。现有的垃圾箱结构较为简单,仅仅是一个用于盛放垃圾的容器。为了便于清洁工收集,也有在垃圾箱内套黑色的塑料垃圾袋的情形,垃圾丢放进垃圾箱,实际是丢进了垃圾袋,清洁工收集垃圾时直接把垃圾袋取出并将袋口收扎后放进垃圾车内即可,既避免了现场倾倒对工作效率的影响,又避免了由此产生的恶臭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但是,这种套放垃圾袋的设置,如果有缺乏公德者将燃着的烟头丢入垃圾筒,则可能将垃圾袋烫出洞来,在后面的收集过程中极易造成垃圾洒漏,特别是液体的洒漏,造成二次污染。
由于垃圾箱中往往有塑料瓶和纸板等可以换钱的物品,对于城市拾荒者,垃圾箱往往是他们关注和发现战利品的地方。然而,在翻找的过程中,一方面可能会把已经丢进垃圾箱的垃圾翻出来扔在地上,带来二次污染;另一方面,可能会把已经分类投放好的垃圾弄乱,从而增加后续工作量。如果对垃圾投放口进行某种改进,在阻止拾荒者翻找的同时,可能也不方便市民投放垃圾。因此,如何设计一种垃圾箱,既能防止拾荒者翻找,又不影响市民正常的垃圾投放,就显得很有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方便清洁工收集垃圾、同时又能防止翻找的自卸式防漏垃圾箱。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自卸式防漏垃圾箱,包括箱体,箱体上设有垃圾投放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设置于将箱体悬空的支架上,箱体底部敞口,在箱体内壁设有水平滑轨,滑轨上设有可沿滑轨滑动的屉箱,屉箱由平行的上挡板和下挡板以及将上挡板和下挡板连为一体的竖向板构成;在箱体与竖向板对应的侧壁上设有让屉箱进出箱体的与竖向板匹配的开口;在箱体内壁上设有开口敞开的垃圾袋,垃圾袋位于屉箱上挡板和下挡板之间并搁置在下挡板上。
在箱体内壁上位于屉箱上挡板下设有一圈向中心倾斜的防漏挡板,垃圾袋通过磁力吸合紧贴于防漏挡板下表面。
屉箱上挡板上设有若干渗沥孔,上挡板外端表面设有挡水凸沿。
在箱体内位于屉箱上挡板上设有一排用于刷刮屉箱上挡板上表面的刷毛,刷毛位于屉箱进出箱体的开口附近并位于挡水凸沿内侧。
所述刷毛上设有扭簧,扭簧将刷毛压迫抵在屉箱上挡板上表面。
在箱体和屉箱之间设有需要钥匙才能打开的防止屉箱拉开的上锁机构。
所述垃圾投放口位于箱体侧壁,在该侧壁内位于垃圾投放口下方设有向下倾斜的垃圾梭板,垃圾梭板和箱体内壁之间形成垃圾下料口。
当拉开屉箱,垃圾即从上面下落到垃圾袋中,清洁工只需要取下垃圾袋,再将新的垃圾袋挂上即可,方便快捷。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方便清洁工收集垃圾,减轻了劳动强度。
2.屉箱平时上锁,其它人无法打开。同时由于有垃圾梭板的隔挡作用,垃圾可以顺着垃圾梭板滑下,而不能从垃圾投放口进入翻动垃圾,故本垃圾箱可以防止拾荒者翻找垃圾。
3.由于垃圾袋位于防漏挡板下方,故可以确保垃圾完全进入垃圾袋,不会出现垃圾撒漏和液体渗滴。
4.将若干个垃圾箱放置在一起,进行分类投放,这样每个垃圾袋中都是已经分好类的垃圾,不会混杂,便于垃圾分类的实现。
5. 刷毛的设置,可以确保屉箱拉出后上挡板不会附着垃圾,有利于改善清洁工作业环境。
6.可以防止未熄灭的烟头将垃圾袋烫出孔洞而带来的洒漏。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其中,1-箱体;2-垃圾投放口;3-垃圾梭板;4-垃圾下料口;5-滑轨;6-屉箱;7-上挡板;8-下挡板;9-竖向板;10-拉手;11-箍圈;12-垃圾袋;13-支架;14-防漏挡板;15-渗沥孔;16-刷毛。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从图上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自卸式防漏垃圾箱,包括箱体1,箱体1上设有垃圾投放口2。所述垃圾投放口位于箱体侧壁,在该侧壁内位于垃圾投放口2下方设有向下倾斜的垃圾梭板3,垃圾梭板3和箱体内壁之间形成垃圾下料口4。垃圾下落后被垃圾梭板遮挡,不管是用手,还是其它辅助工具,如钩子都难以通过垃圾投放口翻动下面的垃圾。
为了进一步防止从外面翻动垃圾,所述垃圾梭板3有上下两块并位于相对的侧壁内,两块之间有间隙便于垃圾下落。两垃圾梭板3所在的侧壁上均有垃圾投放口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红伍,未经朱红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6931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