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效均配安全装火药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68778.8 | 申请日: | 2011-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025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05 |
发明(设计)人: | 杨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佳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42B4/30 | 分类号: | F42B4/30 |
代理公司: | 萍乡益源专利事务所 36119 | 代理人: | 周益丽 |
地址: | 33700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效 安全 火药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火药机构,尤其是涉及鞭炮烟花装火药机构。
背景技术
装火药是鞭炮烟花制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工序,装火药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鞭炮烟花质量,装火药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鞭炮烟花制造成本。目前,除一些家庭小作坊式鞭炮烟花仍采用手工装火药外,大部份鞭炮烟花加工企业为了提高装火药效率,实现大批量生产,降低生产加工成本,大都采用机械装火药。但现有装药机在使用过程中还存在有下列问题:一是现有装药机采用开放式漫灌,火药洒落量多、洒落面大,火药浪费多,且造成工作环境污染大;二是现有装药机装火药重量不大均匀,从而影响烟花鞭炮产品的使用性能;三是装火药中(人工采用抽拉定量板方式)存在机械磨擦,安全生产可靠性低,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鞭炮烟花装火药机构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不仅装火药效率高、无损耗、无污染;且安全性高,结构简单,稳定性又好的鞭炮烟花装火药机构。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高效均配安全装火药机构包括一对相对旋转并可将火药均匀配送至下料口的分料弹簧,分别与下料口和炮筒相连的下料软管以及可将下料软管内火药定量并间隔输送至炮筒内的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两对上下设置在机架上且可同步分离或合拢的上夹持板和下夹持板,所述机架上设置有振动器。
所述下料软管为具有一定弹性的塑料软管或其它具有一定弹性的橡胶管、尼龙管等非金属软管。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将配好的火药输送至料斗的中心段(即分料弹簧中心段),启动电机使分料弹簧旋转,在分料弹簧正反螺旋的作用下火药从中间向两边均匀配送到各个下料口内,火药再分别进入与下料口相连的若干只下料软管内,此时与炮筒相对应的下料软管下端被下夹持板合拢而封闭,而上夹持板分离使下料软管上端打开,火药储存在下料软管内,而后上夹持板合拢将所有下料软管上端同时封闭;与此同时,下夹持板分离使所有下料软管下端打开,使位于上、下夹持板之间的下料软管内的火药(在振动器的作用下)分别同时流入到各个炮筒内,完成一排炮筒装火药工作,如此循环,可不断完成多排炮筒的装火药工作。
本实用新型一是由于采用下料软管来储存和输送火药,火药不与硬物或金属物直接接触,不会产生机械磨擦,装火药安全可靠;二是采用一对上下设置的可快速分离和合拢的上、下夹持板将下料软管封闭和打开,可根据上、下夹持板之间距离和下料软管内径来精确定量药料重量,且做到火药重量均匀;再是由于采用正反相对旋转的分料弹簧来送料,不仅送料快,而且可实现长距离输送,提高装火药效率,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操作维护方便,不仅装火药效率高,工作环境好,而且装火药质量均匀,有利于实现装火药流水线自动化作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
在图中,1、支撑板 2、上夹持板 3、火药 4、转轴 5、料斗 6、分料弹簧 7、下料软管 8、机架 9、振动器 10、炮筒 11、下夹持板 12、下料口 13、输送筒。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和图2中,所述高效均配安全装火药机构包括一对一端相互活动相连、另一端分别与转轴4相连的两段分料弹簧6,分料弹簧设置在输送筒13内,在输料筒中部(分料弹簧中心段正反螺旋结合处)上设置有料斗5,料斗内储存有火药3,输送筒固定设置在支撑板1上,在支撑板上设置有一排共九只圆锥形的与输送筒相通的下料口12,支撑板固定在机架8上,在机架内设置有上端与下料口相连通、下端与机架底部的炮筒10相连通的下料软管7,所述下料软管为具有一定弹性的塑料软管(塑料软管应具有夹紧松开后能自由恢复原状的弹性),在下料软管周边设置有上下两排可分别相互合拢或打开的上夹持板2和下夹持板11,当上夹持板打开时,下夹持板合拢,此时火药进入并储存在下料软管内;当上夹持板合拢、下夹持板打开时,此时下料软管内的火药进入炮筒10内,完成装火药工作,上夹持板和下夹持板同步交错运动,上夹持板和下夹持板之间的距离、下料软管内径是决定火药重量的因素,具体如何设置可根据炮筒所需火药重量来决定,为了确保火药能顺利地进入炮筒,在机架上设置有振动器9,在有振动的作用下,火药快速地进入炮筒,所述下料口间距与位于机架底部炮筒间距相同,下料口的数量与待装火药的炮筒相同,本实施例中为九只炮筒,当然也可以是其它多只炮筒,具体多少可根据炮筒大小来设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佳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西佳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6877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