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米线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67825.7 | 申请日: | 2011-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913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8 |
发明(设计)人: | 林义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义艳 |
主分类号: | E05G7/00 | 分类号: | E05G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8200 四川省德阳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米线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一米线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众多行业的服务窗口、营业大厅或室内ATM 机前,为了使顾客有序办理业务及保证财物安全,都摆放了一米线,但普通一米线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因每位顾客自我约束能力的不同,起到的真正效果却并不理想。
涉及一米线装置的中国专利技术已有四十多件,大致可分为电子感应自动开关方式、手动控制式、电子感应语音提醒三大类,缺点是:要么结构复杂,成本较高,性能可靠度不够;要么消耗电力,使用成本高,不利于节能减排;要么结构简单,但要占用较大的营业空间;另外一个缺点是大多需要介绍提醒,初次前来办理业务的客户才会使用,会增加工作量或人工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性能可靠的一米线装置,并要求在使用的方便性上要达到“不教会用”的傻瓜式级别。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一米线装置,包括竖立于地面的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上方套接有转动件,所述转动件上横向连接有相互垂直的栏杆与间隔杆,所述立柱上设有两个限位装置,以使连接有栏杆与间隔杆的转动件横向绕立柱轴心的旋转角度被限制在0-90 o的范围内。
所述转动件呈圆柱形,所述立柱上端设有容纳所述圆柱形转动件放入其内腔且上端开口的圆筒,该圆筒开有容纳栏杆与间隔杆横向伸出的半圆缺口,所述限位装置为该半圆缺口的两个侧边。
所述转动件呈圆柱形,所述立柱上方设有容纳所述圆柱形转动件放入其内腔的圆筒,该圆筒开有容纳栏杆与间隔杆横向伸出的半圆槽,所述限位装置为该半圆槽的两个侧边,所述转动件与所述栏杆及间隔杆为螺纹式活动连接。
所述转动件为上端封闭下端开口的圆筒,所述转动件的圆筒内腔中插接有所述立柱并可绕其转动。
采用上述结构后,要办理业务的客户在走向服务窗口的过程中,用手(或身体)向前推动栏杆,栏杆及与之连接的转动件及间隔杆将随之转动,打开客户前进的通道;在客户办理业务的过程中,间隔杆末端位于客户身体的右侧而不能回转,从而使栏杆保持在横向位置,起到阻止他(她)人上前的作用;业务办理后,客户回走,自动消除对间隔杆的回转限制,推动栏杆反向转动可走出一米线之外,他(她)人才能重复上述过程而办理业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当客户在办业务时,间隔杆末端在客户身体的阻挡下不能回转,与间隔杆垂直连接的栏杆将横向阻挡他(她)人向前走;若有人硬向前闯而触动栏杆,将带动间隔杆末端对前边客户身体的挤压,客户警觉回视可防止他人跨进一米线;间隔杆既在各服务窗口间起到间隔作用,又能在客户在办业务时对栏杆的开闭起到联动地控制作用,构思巧妙;若在栏杆上张贴提醒性文字,效果更佳;整个装置结构简单,普通人看一眼就会使用,无需过多介绍,营造的良好办事氛围能增强对客户的吸引力,利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5个本实用新型装置排列在使用状态的示意图,其中左数第一个未接栏杆,其中位于中部的本实用新型装置为办完业务离开时的使用方法示意图;
图2为4件本实用新型排列在使用状态的示意图,其中左侧第一个栏杆为现有技术的围栏。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铰链部位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铰链部位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铰链部位示意图;
图中:1栏杆,2间隔杆,3转动件,4底座,5立柱,6半圆缺口,7 限位装置,8半圆槽,9插杆孔,10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
立柱5下方安装有起稳定作用的底座4,立柱5上方套接有转动件3,转动件3呈圆柱形,转动件3上横向固定(如焊接)有相互垂直的栏杆1与间隔杆2,立柱5上端设有容纳转动件3放入且开口的的圆筒,该圆筒横向开有容纳栏杆1与间隔杆2横向伸出的半圆缺口6,该半圆缺口6的两个侧边为限制转动件绕立柱轴心在0-90 o范围内旋转的限位装置7。
实施例2:如图1、图2、图5所示。
转动件3上设有两个插杆孔9,插杆孔9内开有内螺纹,栏杆1及间隔杆2上均设有开有外螺纹的接头10,以使栏杆1及间隔杆2螺纹式活动连接于转动件3上面,方便贮藏与运输。立柱5上方设有容纳转动件3放入的圆筒,该圆筒顶部封闭,圆筒顶部偏下位置开有半圆槽8,以容纳栏杆与间隔杆伸出,该半圆槽8的两个侧边自动成为限制转动件绕立柱轴心在0-90 o范围内旋转的限位装置7。其余同实施例1。
与上述实施例1、及实施例2相反,转动件可以呈上端封闭下端开口的圆筒状,立柱上方呈圆柱状,只需将立柱上方插接在转动件下方的圆筒状内腔中,转动件也可绕立柱转动,图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义艳,未经林义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6782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