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薄膜里印用电晕辊无效
| 申请号: | 201120067572.3 | 申请日: | 2011-03-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886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8 |
| 发明(设计)人: | 王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骏龙包装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41F23/00 | 分类号: | B41F23/00 |
| 代理公司: | 浙江翔隆专利事务所 33206 | 代理人: | 张建青 |
| 地址: | 311122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薄膜 用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薄膜印刷用工具,具体地说是一种薄膜里印用电晕辊。
背景技术
目前的透明包装袋,为了达到好的印刷效果,大部分使用内部印刷(即里印)的工艺,现有薄膜里印时电晕处理用的电晕辊为固定式结构,长度是固定不变的,从而使薄膜往往采用整体电晕处理的方式,但整体电晕处理会改变薄膜表面性能,导致烫边时烫边强度降低,烫边部分容易破裂,出现填充产品时袋子封不牢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薄膜里印用电晕辊,使其只在需要印刷的薄膜部分进行电晕、两侧需要烫边的薄膜部分不进行电晕。
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薄膜里印用电晕辊,包括电晕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晕杆上套有多个能绕其翻转的电晕片,所述的电晕杆在多个电晕片上的连接位置均一致,使工作时的电晕片底部处于同一平面,保证印刷的平整度。根据印刷图案的不同,选择合适的电晕片(厚度、个数)加以组合,组合成连续或间隔,不用的电晕片可以上翻,避免接触薄膜。
上述的薄膜里印用电晕辊,电晕片呈铲形,其下部形成多个齿,用于尖端放电,齿与齿之间的间隙约3-5mm。
上述的薄膜里印用电晕辊,电晕片的厚度为2-25mm不等,以满足多种印刷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可根据需要随意增减电晕片,不用的电晕片向上翻起,操作方便快捷,使其只在需要印刷的薄膜部分进行电晕、两侧需要烫边的薄膜部分不进行电晕。经本实用新型电晕处理的薄膜,其印刷部分不受影响,保证了印刷的质量;两侧未电晕部分既可以增加烫边的强度,又提高了烫边的速度,客户在包装袋内填充产品时,减少了不良品的发生。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薄膜, 2、电晕杆, 3、电晕片,4、未电晕部分,5、电晕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薄膜里印用电晕辊,电晕杆2上套有多个能绕其翻转的电晕片3,所述的电晕杆在多个电晕片上的连接位置均一致。电晕片呈铲形,其下部形成多个齿,电晕片的厚度选择范围为2-25mm。
使用时,可根据需要随意增减电晕片,不用的电晕片向上翻起,使其在需要印刷的薄膜1部分进行电晕,成为电晕部分5;在两侧需要烫边的薄膜1部分不进行电晕,成为未电晕部分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骏龙包装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骏龙包装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6757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