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永磁电机转子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66808.1 | 申请日: | 2011-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667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07 |
发明(设计)人: | 沈建新;郝鹤;金孟加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K1/27 | 分类号: | H02K1/27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韩介梅 |
地址: | 31002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永磁 电机 转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永磁电机,包括永磁无刷直流电机和永磁同步电机,属于电机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电机是现代工业系统中的主要驱动部件,性能优异的电机对整个驱动系统至关重要。近年来,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高速电机应用的场合愈加广泛,而高速永磁电机由于其高效率、高功率密度的特点也愈加受到重视。
永磁电机运行在高速情况下,永磁体由于自身的结构强度不够,需要在其外加裹一层保护套以防止其碎裂。现有的永磁电机转子包括转轴,紧贴在转轴表面的永磁体和包裹永磁体的保护套(见图1),通常保护套有导电的金属和不导电的非金属等两种材料类型。由于高速电机在高速运行中,电流频率比较高,由谐波电流引起的电机转子涡流损耗相对中、低速电机较高,而且电机的转子散热条件比较差,因此电机转子发热较为严重。如果转子保护套使用非金属材料,一方面非金属材料和永磁体的热膨胀率不同,高温下保护套可能失去对永磁体的保护作用;另一方面使用非金属材料做转子保护套,一般都是采用人工缠绕的方式,加工工艺繁琐,生产效率低。金属材料没有上述问题,所以一般工业上通常使用金属材料做永磁电机转子保护套。然而由于金属材料本身也是导电的,所以转子护套上也会产生涡流损耗,同时它对其内包裹的永磁体和转轴起到一定的电磁屏蔽作用,因此此时转子护套上的涡流损耗将成为转子涡流损耗最大的组成部分,是转子的一大热源。如何减小转子护套的涡流损耗,降低转子发热成为该类型面贴式高速电机转子的一个关键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有利于减小转子涡流损耗,降低转子发热的永磁电机转子。
本实用新型的永磁电机转子包括转轴,紧贴在转轴表面的永磁体和包裹永磁体的金属保护套,其特征是金属保护套的表面具有若干条周向槽。
通常,上述周向槽的深度为保护套厚度的1/20到3/5,槽的宽度为0.5mm到6mm。
为了加工方便,可以使若干条周向槽等间距。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转子保护套上开的周向槽不影响转子护套的机械强度,开槽后仍能为永磁体提供足够的应力支撑。
2.在转子保护套上开周向槽,阻断了转子涡流的轴向通道,减少了转子涡流损耗,从而减小了转子发热;于此同时,转子护套表面积加大,更有利于转子的散热,因此降低了电机转子温升,提高了电机的效率和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永磁电机转子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永磁电机转子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转轴,2为永磁体,3为保护套。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2,永磁电机转子包括转轴1,紧贴在转轴1表面的永磁体2和包裹永磁体2的金属保护套3,金属保护套3的表面具有若干条周向槽。图例中周向槽等间距。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永磁无刷直流电机和永磁同步电机。永磁体为钕铁硼、钐钴或铁氧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6680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馈电机防轴电流用绝缘结构
- 下一篇:火车信号电源控制专用断路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