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重构的真空吸附夹具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65631.3 | 申请日: | 2011-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530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30 |
发明(设计)人: | 付春林;张勇德;游洪华;唐福山;舒文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航空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Q3/06 | 分类号: | B23Q3/06 |
代理公司: | 南昌洪达专利事务所 36111 | 代理人: | 刘凌峰 |
地址: | 330000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重构 真空 吸附 夹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夹具,尤其涉及一种可重构的真空吸附夹具。
背景技术
在电子、高铁、医疗机械、和机器人等许多行业形状复杂、非铁、非金属的薄板类零件越来越多。在航空航天制造业中,为了减轻重量,提高飞机和航天器的强度和机动性能,飞行器中的整体壁板、整体翼肋等零件都是形状复杂的多槽腔薄壁件。这些构件形状复杂,刚度弱,精度要求高,毛坯多是板材,加工中多采用数控铣削成型。
针对板类尤其多槽腔薄壁零件进行切削、打磨、抛光等各种机械加工任务时,传统压板虎钳装夹变形大且费工费力,薄板类物体或者根本不能装夹(如零件腹板和薄壁厚度1-2毫米),电磁装夹不能对非铁磁材料和非金属材料零件装夹。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是先进机械加工技术的研究核心。可靠高效的装夹工装,可以提高加工效率保证加工质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可重构的真空吸附夹具,该夹具适用于板类零件和带槽腔的板类零件进行切削、打磨、抛光等各种机械加工任务时的装夹。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来实现的,它包括夹具平台、密封槽、密封圈、真空腔、真空软管、导气孔,其特征是夹具平台的上表面横竖等距离开有若干条密封槽,密封槽内设有密封圈,所述夹具平台的内部设有真空腔,真空腔的一侧连有真空软管,夹具平台的上表面与真空腔之间开有若干个导气孔。
所述的导气孔内可螺纹连接密封螺栓。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是:1、可针对板类零件和带槽腔的板类零件进行切削、打磨、抛光等各种机械加工装夹,应用范围广;2、装夹变形小,不损伤所装夹物件的表面;3、装夹平稳、可靠,省时省力,可实现高效工装;4、加工制作方便,操作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中,1、夹具平台2、密封圈3、真空软管4、密封槽5、导气孔6、密封螺栓7、真空腔8、零件。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是这样来实现的,夹具平台1的上表面横竖等距离开有若干条密封槽4,密封槽4内设有密封圈2,所述夹具平台1的内部设有真空腔7,真空腔7的一侧连有真空软管3,夹具平台1的上表面与真空腔7之间开有若干个导气孔5,所述的导气孔5内可螺纹连接密封螺栓6。使用时,根据零件8装夹面的大小,在夹具平台上选定2个导气孔5,未选定导气孔用M10×20的六角密封螺栓6拧紧防止漏气,并用密封圈2圈住略小于零件8装夹面的方格块区域,在该区域上方放置待加工的零件8,连通侧面真空软管3,启动真空泵等真空获得设备,将所圈定区域密封槽4和夹具平台的真空腔7抽成临近真空,利用大气压的压力将零件8紧紧压在夹具平台1表面上进行刨、铣、磨等加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航空大学,未经南昌航空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6563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学镜片凸面砂轮
- 下一篇:一种加工轴承滚子用数控机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