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耐磨衬套无效
| 申请号: | 201120065424.8 | 申请日: | 2011-03-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402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16 |
| 发明(设计)人: | 付吉亮;张玉民;马威;康军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C33/10 | 分类号: | F16C33/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五月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94 | 代理人: | 吴宝泰;何宜章 |
| 地址: | 241009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磨 衬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手动变速箱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耐磨衬套。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手动变速箱里耐磨衬套-分离轴材料多数用的是铜合金和聚酰胺(PA)材料制成的并且结构简单。在与分离轴装配使用时,需要在衬套与分离轴中间涂抹润滑脂,因没有存油的空间,传统的铜合金耐磨衬套在正常使用中,分离轴与耐磨衬套之间涂抹的润滑油不能长时间留存,导致使用较短一段时间即容易出现衬套与分离轴摩擦发出异响,及摩擦力增大导致离合踏板力加大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耐磨衬套解决了分离轴转动与耐磨衬套摩擦会发生热粘联导致离合踏板力加大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方案:
一种耐磨衬套,包括耐磨衬套本体,所述耐磨衬套本体为圆形柱体结构,其底部设有一向外的翻边,所述翻边上设有一定位凸起;在所述耐磨衬套本体顶部外侧壁上对称的设有两个卡扣,在所述耐磨衬套本体的顶部内侧壁圆周上设有n个凹槽,其中n≥2。
进一步,所述凹槽沿着内侧壁圆周等距离均匀分布。
进一步,所述凹槽的数量为8个,在内侧壁圆周等距离均匀分布,任意两个相邻凹槽之间的夹角为45°。
进一步,所述凹槽的开口形状为长方形。
进一步,所述凹槽的深度为0.2mm-0.5mm,所述凹槽的宽度为2.5mm-5.0mm。
进一步,所述耐磨衬套本体通过卡扣和定位凸起与分离轴配合连接。
该耐磨衬套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设计的耐磨槽在耐磨衬套与分离轴之间增加存油凹槽,可以增加润滑油含量,延长润滑油的润滑时间,很好的解决异响问题以及离合踏板力加大问题。
(2)本实用新型设计的耐磨槽结构简单,加工方便,不影响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耐磨衬套俯视图;
图2:本实用新型耐磨衬套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安装总成二维结构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安装总成三维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卡扣;22—凹槽;33—定位凸起;44—翻边;20—耐磨衬套本体;21—分离拨叉;10—分离轴总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耐磨衬套,包括耐磨衬套本体20,耐磨衬套本体20为圆形柱体结构,其底部设有一向外的翻边44,翻边44上设有一定位凸起33;在耐磨衬套本体20顶部外侧壁上对称的设有两个卡扣11,在耐磨衬套本体的顶部内侧壁圆周上设有n个凹槽22,其中n≥2;凹槽22沿着内侧壁圆周等距离均匀分布。图1所述的凹槽22的数量为8个,在内侧壁圆周等距离均匀分布,任意两个相邻凹槽22之间的夹角为45°。所述凹槽22的开口形状为长方形,凹槽22的深度为0.2mm-0.5mm,宽度为2.5mm-5.0mm。
如图3和图4所示,耐磨衬套本体20通过卡扣11和定位凸起33与分离轴配合连接,耐磨衬套本体安装在分离拨叉21的两侧,构成离合分离轴总成10的结构。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耐磨槽在耐磨衬套与分离轴之间增加存油凹槽,可以增加润滑油含量,延长润滑油的润滑时间,很好的解决异响问题以及离合踏板力加大问题,同时本实用新型设计的耐磨槽结构简单,加工方便,不影响生产成本。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的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的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6542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楔块式超越离合器保持器
- 下一篇:一种带有防尘密封圈的球面销





